近日,順德區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經各鎮(街道)和相關單位推薦、申報、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認可,22個項目列入佛山市順德區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1人列入佛山市順德區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5家單位列入佛山市順德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其中,均安大頭菜腌制技藝、均安魚餅制作技藝入選區非遺項目。
均安大頭菜腌制技藝。
據《順德縣志》記載,乾隆間鄉人楊蘅將江南大頭菜引入均安種植,為延長大頭菜的食用期,均安人發明了大頭菜的腌制技藝,并將這一技藝發揚光大,培育了均安鎮代表性傳統美食均安大頭菜。均安大頭菜不但在順德家喻戶曉,而且遠銷世界各地。
均安大頭菜腌制技藝由原料采摘、刀削、晾曬、鹽浸腌制、負壓出水、風干、成品、封存等工序組成。首先選取優質新鮮大頭菜,然后削去須根、尾根、基葉部和泥土,并曬干。接下來,將晾曬后的大頭菜逐層排開,并逐層加入粗鹽浸泡,浸泡后的大頭菜須在表層放置大石塊以產生負壓,排除多余水分。待大頭菜得到充分腌制后,進行3天的晾曬風干,風干后的成品需無須無根、表皮有鹽霜,無空洞、無皺縮。最后將成品大頭菜放入特制的木桶進行封存,以提升其品質。
腌制好的均安大頭菜,色澤金黃、咸香脆爽,素有“順德土鮑魚”之美譽。不但開胃下飯、潤肺止咳,而且健脾開胃、理氣潤腸的功效,深受市民及游客喜愛。
均安魚餅制作技藝。
魚餅是一道中華傳統名菜,以浙江溫州魚餅、江西贛州魚餅和廣東順德魚餅最為有名,其中順德魚餅產自均安,亦被稱為“均安魚餅”,其肉質鮮嫩、鮮而不腥,脂肪含量低,營養豐富。
順德均安,古稱“江尾洲”,地處珠三角腹地、西江河畔,是魚米之鄉,以?;~塘為主要的生產模式。與其他地方的魚餅不同,靠魚肉本身的粘力而非淀粉粘合形成魚餅的口味和品質,其工藝過程經歷各代廚師的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獨特、考究的技藝。
均安魚餅以順德四大家魚之一的鯪魚為原料,鯪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但魚刺細密,不易處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比如必須使用三兩重的鮮活鯪魚,并且要做“瘦身”處理兩天時間,劏魚前放血使其游到血水流盡才能打鱗,采用傳統的魚生薄片的刀法把魚肉切成薄片,用雙刀剁足五分鐘,嚴格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攪拌到起膠等等,對每道工序的要求都非常嚴格。
均安魚餅至今已有145年的歷史,由均安倉門人歐陽華長首創,其子歐陽禮志繼承父業,在均安圩中心街(今華安直街)開檔,繼續制作售賣魚餅。禮志之子歐陽壽超繼承家業,開店名為“壽超魚餅”,他的徒弟張錦明,深得鯪魚餅的制作精髓,在均安安城舊街73號開錦記小食店,主營魚餅、魚腐、魚丸,張錦明之子張長榮充分吸收前面幾代人的經驗技藝,在數家順德知名酒店擔任大廚,是順德廚界的領軍人才,其魚餅制作技藝爐火純青,斬獲多項殊榮。(袁永 通訊員歐陽信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