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是抗戰的堡壘,西海在二支隊的孕育中成長。青紗帳、密蔗林、這兒是敵人的墳墓,三角洲的心臟。”這是一首西海村民不分老少人人會唱的紅歌——西海頌,它代表紅色西海精神。
9月25日晚,北滘鎮西海村“西海頌·頌西海”——黨群同唱一首歌合唱比賽在西海禮堂順利舉行,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為方向,由西海村黨委、西海村委會主辦。當晚由西海村民組成的七支隊伍用高昂有力的聲音唱著《西海頌》,歌頌著西海的歷史西海的情。村民現場為參賽隊伍吶喊助威,最終盛世紅色基因隊,紅星閃閃隊,西海之光隊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此次活動有近70名愛好歌唱的村民參加,最年長的72歲,最年輕的只有11歲半。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潮流喜好,但都有一顆愛國的心。西海之光隊隊長霍煥弟是村里文娛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曾參與《西海頌》的排舞,并用多種方式演繹過《西海頌》,也曾獲得過村里不少獎項,她說“要讓更多人知道西海英雄抗戰歷史,讓更多人把西海革命精神傳承下去,只要還能唱一天,就一定把這首歌繼續唱下去。”
西海小學的小梁同學是紅星閃閃隊的隊員,他跟著媽媽一起來參賽。前期堅持參加每一次的排練,按導師要求做好站隊、擺手勢等動作,性格乖巧配合度高。他告訴主持人,在學校幾乎每個同學都會唱西海頌這首歌,老師也經常跟大家講起西海大捷的抗戰故事。“那時候的西海人民為了保衛家園艱苦奮斗頑強不屈,他們是我們的榜樣。現在生活好了,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受《西海頌》等鼓舞,小梁立下了宏志。
西海村黨委委員、村委會委員霍雪瑩介紹,西海村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轄區曾發生珠江三角洲敵后抗戰以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西海大捷。當時軍民有感,創作出一首“西海頌”。希望本次黨群同唱“西海頌”,讓更多村民認識到西海的紅色文化靈魂,從而拉近黨群關系、提高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終使紅色文化成為西海村可持續的文化項目品牌。
霍雪瑩表示,《西海頌》時期的西海人是英勇無畏的,光榮的革命歷史孕育了西海人獨有的精氣神,如今新時代的西海人是團結、奮斗、融樂的。黨群共同唱好《西海頌》,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共同推動西海村成為紅色文化標桿宣教區,助力鄉村振興。(萬家長 受訪者供圖)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