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我們推出《城網視點》評論欄目,表達城網及關心熱愛順德的網友對順德發展、建設的點滴思考與建議,對順德的每一個進步鼓與呼,為順德的每一步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為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貢獻我們共同的智慧。
□橙子
日前,筆者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順德從全區各醫療衛生單位挑選了40名專家,組成專業覆蓋面廣、學歷高、來源分布廣的健康教育傳播團隊,作為順德區健康科普專家庫的首批成員。專家們還將在健康大講堂、社區里“開課”,當好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者和倡導者。
順德能專門組織一個健康教育科普專家遴選工作領導小組,在順德各個單位中選擇出這40名專家,讓筆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順德想做好健康科普工作的決心和信心,但筆者也忍不住在想,這40位專家,真的能發揮作用嗎?
順德區健康大講堂在哪里?在桂畔海沿線、在京師勵耘旁邊的順德區級健康主題公園里,平常會有不少健身愛好者跑步、遛娃等,筆者也去過兩三次,但是這兩三次給人的印象都是人不多,不熱鬧。
基于此,筆者不免擔心,專家在這里開健康講座,有多少人能聽到呢?筆者自己住在大良的老城區,就自己來說,不愿意跑去那么遠的地方,特地聽一節可能不那么有趣的健康科普課程,平常遇到健康問題,一般都是拿起手機搜搜看有沒有網上的專家回答,有沒有自己關注的博主講過。
要把健康科普真正做得做出效果、做出成效,筆者認為,不僅僅是有專家就可以,還要看專家使用的途徑。互聯網沒有邊界,建議專家的課程脫離原有的現場授課渠道,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將課程通過直播、短視頻等形式推廣出去??梢栽诟鱾€鎮街設點,直播專家課程的同時,開啟線上互動,群眾有問題可以通過屏幕與專家溝通。
同時,怎樣讓群眾愿意參與專家帶來的健康科普課程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筆者自己也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關注了一些做醫學科普的博主或者公眾號,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得有意思還有干貨。
這些博主中,有的用漫畫的形式,科普比較常見但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健康知識;有的用小劇場的形式,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示;還有的只是單純的醫生出鏡,但講述內容都是大家所關心的……
筆者認為,順德現在的健康教育情況,呈現著退休老年人是基礎,學校學生是重點,上班族是難點的現狀,而上班族也是健康疾病高發的人群之一。應當選擇更多途徑、更多形式,讓健康教育真正惠及全體民眾。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