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云里巷里間,盡探上佳文化韻;黃隹燈謎已在線,靜候佳人來揭曉。”12月25日,容桂街道上佳市社區舉行“文化上佳·追溯黃隹”云里燈謎節。活動以文化之名,邀請社區居民游覽云里特色文化街,體驗傳統燈謎文化的魅力,感受社區深厚的文化底蘊,見證社區居民互助共建的濃厚氛圍。
傳承
燈謎節活動現場掀“高潮”
據了解, 上佳市作為容桂燈謎文化傳承基地,一直注重燈謎的傳承和發揚。去年,上佳市首次在云里特色文化街舉行云里燈謎節,大受歡迎。今年繼續開展燈謎品牌活動,并結合上佳市名字由來,打造“黃隹”文化IP,提升居民對上佳市歷史的認識和了解,增強社區居民的文化自信。
云里燈謎節現場人頭涌動。
現場,“燈謎大會”人頭攢動,共赴一場“最強大腦”的盛宴,感受傳統燈謎文化的博大精深;燈謎迎風招展,參加者穿梭其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互相提示和討論,認真琢磨,踴躍猜謎,流連忘返。他們或胸有成竹,或駐足凝神,或苦思冥想...當謎面在歡呼雀躍中被取下,不時傳來參加者們爽朗的笑聲,清脆的歡呼聲,將活動氛圍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上佳市”的名字還有一段故事。相傳,南宋有位老先生路過此地,看到一只短尾巴的黃隹從草里飛躍而起,直上云天,悟出了“上隹”的美名,后來有人在此建起了“上隹社”。由于“隹”與“佳”字形相近,村民誤寫誤讀,唯有將錯就錯,干脆把“上隹社”稱之為“上佳社”;后來這里成了小集市,“上佳社”又被叫成了“上佳市”。
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
如今,“黃隹”的形象經過廣州美術學院團隊的精心設計,成為上佳市社區的新晉“網紅”,融入居民生活日常。在上佳市紅善園前,一個個形象生動的黃隹手工風鈴迎風招展。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紅善園的許愿墻前掛滿了制作精美的“黃隹許愿牌”,一張張許愿卡上承載著居民對新一年的祝福、愿望和期待。
創新
激發活力提升多元主體的參與度
上佳市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書香氣息。其中,只有800米的云里大街曾走出五位大學校長,成為上佳市社區的亮麗文化底色。
感受傳統燈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猜燈謎之余,街坊還通過“問題探索-定向打卡-導賞參觀”的形式發現社區之美,增進居民與社區的互動與交流。據悉,五位大學校長的故居、紀念館已陸續修繕完成并向居民開放;在社區“水果導賞隊”隊員的介紹下,居民將對自己所居住的社區有全新的感受和體驗。
通過“問題探索-定向打卡-導賞參觀”的形式發現社區之美
“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可以推動更多的社區居民有意識、有動力,也有能力、有秩序地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上佳市社區黨委副書記羅月參表示。“云里學院2.0”項目近日成功申報,期望通過這一項目激發社區自組織的活力,發揮自組織隊伍的力量,共同參與到社區事務當中。與此同時,上佳市社區將繼續提升多元主體對社區的參與度,營造社區人人可參與,共建共融的美好上佳。
編輯:文寧
通訊員:童一鳴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