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最關心的可能就是身心健康了。目前,我國有75%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很多老年人“長壽不健康”。老年人老有所醫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很多家庭也都面臨過這樣的困難,有的老年人想跟著子女一起生活,但因為醫藥費報銷不方便,而不得不放棄。還有的老年人需要醫療、康復、護理,但又苦于行動不便,也會帶來不小的負擔。如何讓老年人老有所醫,健康養老?
3月23日晚,央視《焦點訪談》節目聚焦均安醫養結合模式。均安以“在家門口健康安居、普惠服務醫養結合”為模式,構建東南西北4間醫養結合服務中心,滿足更多老人需求。
從2019年4月起,均安鎮陸續對兩家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改造,留出一部分空間和養老服務相結合。這個衛生服務站的一樓仍保留原來的社區醫療服務功能,二樓則被改造為失智失能老人可以入住的養老中心,有50個床位。這里的醫護人員每天會為養老中心查房、巡診,如果發現老人身體出現問題,就會及時看診。
因為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利用閑置的用房和原有的醫療資源,再加上政府提供部分補貼,入住這里的老年人需要支付的費用也大大降低。根據護理等級不同,每位老人每月需要支付養老服務費,包括伙食、住宿、照護等約3000—3500元。另外,如果產生醫療費用,可以享受和在醫院就診同樣的醫保報銷政策。
像這樣在基層醫療機構里辦養老院,又稱“醫辦養”,是醫養結合的方式之一。這種方式,一方面利用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和設備為老人提供專業醫療護理,另外再招聘些護工對老人進行日常照護,實現了醫養結合。
將基層醫療資源和養老機構結合,這也正是國家在倡導和推動的“醫養結合”解決養老問題的政策。各地也出臺了更為細致的政策,進一步推動“醫養結合”的落實。
現在,均安鎮計劃把另外兩個社區醫療服務站點也改造為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再增加100多張床位,以滿足更多老人的需求。
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數量和資源畢竟有限,只能讓有醫療康復護理需求的老人入住。大多數老人仍然是選擇入住養老機構或者居家養老,那么這些老人如何通過醫養結合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呢?
均安鎮的這家養老院和當地的衛生服務站進行合作,由養老院提供場所,讓衛生服務站入駐到養老院里。
來源:央視新聞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