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里海片區人大代表積極挖掘桑基魚塘生產、生態與文化價值,推動龍江葉霖佳小學成功“牽手”廣東省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雙方將合作共建桑基魚塘農耕文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桑基魚塘農耕模式是珠三角傳統生態循環農業的典范,也蘊藏著龍江先民深厚的生態智慧,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桑基魚塘農耕文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龍江葉霖佳小學與龍江鎮萬安村簽約,拓寬學生實踐的渠道
近年來,葉霖佳小學全面啟動勞動教育特色品牌的創建,全力打造桑基魚塘特色品牌學校。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學校開設桑基魚塘農耕文化進課堂項目。據了解,葉霖佳小學已建成一個面積逾600平方米的農耕園,在這里,每個班級都有一塊責任田,每位學生都能種上一棵桑樹。
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通過除草、除蟲、澆水等農業勞動實踐,了解源遠流長的桑基魚塘文化,感悟老一輩順德人勤勞、務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春季,桑葚成熟的季節,老師們會帶領孩子們摘桑果,制作成桑葚干、桑葚醬等美食。秋季則是采摘桑葉的最佳時期,老師們會引導孩子們一起采摘桑葉,制成茶葉來泡茶,通過把桑基魚塘文化帶進校園,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
鎮人大代表譚優生在農耕園指導學生種植桑樹
區人大代表、龍江鎮麥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盧松輝介紹,學校的特色勞動教育項目得到了廣東省農科院的大力支持,將攜手省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圍繞桑基魚塘特色,追根溯源,開發基塘景觀類、蠶絲文化類、生活習俗類、創新創造類校本課程。下一步,計劃在學校內打造一個人工飼料養蠶基地,讓孩子們用人工飼料喂養蠶寶寶。
鎮人大代表、龍江鎮萬安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譚麗明表示,把萬安村的桑園圍生態農業園拓展為學校的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充分利用社會優質資源開展勞動教育,拓寬學生實踐的渠道。
鎮人大代表、佛山市順德區龍江葉霖佳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譚優生認為,勞動教育是學生的重要一課,也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一環。近日,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這意味著學生不只要讀圣賢書,更要學習做飯、做菜、種花等力所能及的勞動,通過勞動來提升道德、增長智慧,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里海片區人大代表表示,將繼續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全程參與桑基魚塘農耕文化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助力葉霖佳小學做出品牌、塑造特色,為學生全面發展賦能。
編輯:議令
來源:順德人大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