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的這句詩,寫的是楊玉環與唐玄宗的愛情故事,雖有著悲劇色彩,但也渲染著人們對不離不棄的美好愛情的向往。
在杏壇吉祐村看到兩顆相偎相依的榕樹時,麥全強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句詩句。這兩棵榕樹,抬頭看就有高聳入云的既視感,分開栽種的它們,在生長中卻心有靈犀一般,各自都將枝葉像對方傾斜靠攏,直至枝干與枝干相觸想嵌,從正面看就像一道天然的拱門。
眾所周知,樹木通常都是年歲久了才會發生中空、傾斜的情況。麥全強介紹,吉祐村的這兩棵榕樹就已經有百年樹齡。遠看,它們枝繁葉茂,蒼翠濃郁,數不清的枝干對外散開,互相交叉“連理”,就像一把又一把大傘;近看,枝干蒼勁斑駁,盤根錯節,垂下的須枝就像一把把胡子,待尋找機會扎根生長。
靜默不語,樸實無華!
因而,它們也讓我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樹》:“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是呀,這是偉大的愛情,也就像它們的堅韌,見證滄桑的巨變,為人們遮風擋雨,帶來清涼。或許,不少村民的童年記憶,也是屬于這樹蔭底下的獨家秘密吧……
編輯:李小妮
圖源:麥全強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