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走進順德古村的時候,會發現在該村的祠堂前立著的方形石柱,石柱間放置著旗桿,相信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它是什么東西,其實那叫“旗桿夾石”,是整個村子的榮譽所在!
旗桿夾,又稱夾桿石、旗桿石、功名旗桿夾。古代的科舉考生中了舉人 、貢士或者進士后,一般會在家族宗祠的前面樹立兩塊旗桿夾。它由兩塊豎著的石頭組成,中間插上旗桿,夾桿石上鐫刻著考試者的姓名與名次以及生平事跡,作為宗族功名的象征,用以激勵后人。高高的旗桿和石碑代表了整個宗族的榮耀。
旗桿夾是封建科舉制度的產物,來源于科舉制度,是宗族、個人名譽的象征。古時的功名旗,是參加科舉考試考取功名后才有功名旗,這是一種肯定、榮耀與地位的象征,間接也有一種激勵與模范的功能;是科舉時代的產物。
倫教盧氏大宗祠旗桿石
石旗桿一般高約五六米,精選花崗巖條石鑿成一段段圓形或方形石柱制作而成,石旗桿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鐫刻立桿的年代,旗桿主人的身份、輩序、姓名;頂端多有雕飾,若是旗桿主人做了文官,旗桿頂端便雕上“毛筆”, 若是做了武官,便鐫刻坐獅。由于制作石旗桿覓石不易,加之聘請石匠雕石和豎立沉重的石旗桿難度大,于是,便發展為旗桿夾和旗桿。
旗桿選用約大于33厘米大口徑的杉木,高度達十幾米,旗桿的下半部開鑿有兩個孔,與旗桿夾的孔相一致。豎立后,置于已立好的兩塊石柱中間再鑲夾固定,這個已立好的兩塊石柱就是旗桿石夾。
功名旗桿夾是功名旗桿夾石碑的簡稱,又稱旗桿石,是用來固定旗桿而制造的一個基座。旗桿夾是用上好的石質雕琢而成的。
旗桿夾石上往往刻有中舉人姓名及中舉年代,按科舉功名,欽賜官品的先后次序來刻記,所以每塊旗桿夾刻字內容都不一樣,有姓名、科次、名次和官銜等。例如杏壇光華村的梁氏大宗祠前就有這樣的旗桿夾石,便是當年梁耀樞高中狀元時所樹立的。
杏壇光華村梁氏大宗祠旗桿夾石
自從1452年順德正式設縣以來,順德共產生進士378人,其中文、武狀元3人,文、武探花2人,因而在順德不少宗祠前還有旗桿夾石的身影。時至今日,曾經風光無限的旗桿夾石已成為一個時代、一種制度的見證。
旗桿夾石不僅僅是考取功名者的榮譽證書,更是對順德人注重教育的表彰。
編輯:左翠銀
來源:綜合整理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