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如行云流水繞素箋,繪花鳥魚蟲之神采。11月13日下午,“陳光堂從藝六十年書畫作品展暨現場盆景品鑒”開幕儀式在大良街道的一名畫廊舉行。
“陳光堂從藝六十年書畫作品展暨現場盆景品鑒”開幕儀式。
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何鴻佳,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區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李良暉,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馮杏玲,區文博協會會長霍錦湛,北滘鎮盆景協會會長梁洪添,順德建筑設計院院長陳霖峰,區民營女企業家商會會長趙碧云等參加本次開幕儀式。
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何鴻佳等參與開幕儀式。
“時隔六年,我們終于迎來了一次畫展!”一名畫廊總經理羅少敏的心情非常激動。據她介紹,共有62幅的作品展出,這些作品均出自順德書畫大師陳光堂,其中包括了花鳥、山水、書法等多個類別,作品展將從11月13日開展至11月30日。此外,現場還精心擺放了許多盆栽供觀眾一起觀賞。“我們也想借助此次作品展,讓大家感受到順德鮮活的藝術氣息。”羅少敏堅定地說。
陳光堂畫作中的鳥兒栩栩如生。
陳光堂六十載執筆不輟,打造了一幅幅令人驚嘆的精品。“藝術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又高于生活。”陳光堂表示,他的繪畫靈感均來自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為了增強畫作的真實性,他時常會去動物園、公園等地近距離觀察動物的神態和身形。陳光堂的畫作大多采用了“大寫意”的方式,色彩鮮艷、豐富,其筆下的鳥兒、松鼠、魚兒、兔子等眼神靈動,栩栩如生,像是與觀畫者進行眼神交流。
陳光堂的畫作《稻穗魚》。
值得一提的是,陳光堂的作品還充分詮釋了順德文化。他筆下的生魚、鳳眼果、稻穗魚等均是順德本土特色的代表,大大增強了畫作的親切感,喚起了本地市民對順德文化的回顧與珍視。
參與活動人員欣賞陳光堂的畫作。
現場,參與活動人員紛紛在陳光堂的作品前駐足欣賞,贊嘆聲連連。“陳老師畫里的動物都很有靈氣,感覺下一秒就會從畫中‘走出來’,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幅《稻穗魚》了。”前來參觀書畫展的張姨感慨道。
李良暉認為,陳光堂的畫作是順德藝術家中“守正創新”的代表,很多素材都來自日常生活,題材雖然傳統,但繪畫中卻不乏創意。同時,李良暉也表示“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又不隨波逐流,這是藝術工作者的重要品質,希望順德藝術家們都能向陳光堂學習。”
在開幕儀式上,何鴻佳提出“藝術需要有營養的土壤才可以茁壯生長。”何鴻佳希望順德區的藝術機構和組織能夠給藝術家們打造藝術創作和作品賞析的良好平臺,從而推動藝術事業的發展。同時,何鴻佳也希望順德的藝術家們能夠立足順德本土文化,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讓順德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人物簡介
陳光堂:1948年生,順德大良人,師從嶺南齊派唯一傳人——羅漢榮。在學習研究書畫過程中吸取朱耷、揚州八家、吳昌碩、崔子范諸家之長,并融合南北技法,形成嫻熟的傳統筆墨功夫。花鳥畫取材廣泛,用夸張手法取形物化,運用豐富墨韻、線韻使作品流露出渾厚、豪放的靈氣達到了隨心所欲之境界。中國畫研究院著名書畫美術評論家梅墨生先生曾評論“陳先生的作品大氣沛然,樸拙有致,風雅健朗。”
編輯:趙文妍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