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我們推出《城網視點》評論欄目,表達城網及關心熱愛順德的網友對順德發(fā)展、建設的點滴思考與建議,對順德的每一個進步鼓與呼,為順德的每一步發(fā)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為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貢獻我們共同的智慧。
□遙望
在順德鄉(xiāng)村,隱藏著許多傳統技藝,這是生活的記憶,有文化的沉淀,是精神的家園。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鄉(xiāng)村歷經變遷和發(fā)展,而在鄉(xiāng)村土壤里生成的文明也經歷著改變,面臨迭變與新生。守護與傳承,不僅是文化發(fā)展的賡續(xù),也是文化認同和文化創(chuàng)造。
“青田民藝圩”活動,讓筆者看到了順德民間傳統技藝的活力,灰塑、竹編、香云紗、魚燈、瓷畫、龍獅文創(chuàng)產品、陶藝、羊毛氈、花藝嫁接、百家布等20余種制作技藝,讓群眾、學生、游客等現場制作,體驗,深切感受順德民間傳統工藝及歷史文化。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在現代的生產生活方式中,民間傳統技藝的核心人員、技藝、特色等都在減弱,人們對傳統技藝的喜好、愛好也在減弱,傳承人才斷層等面臨著挑戰(zhàn)。如何保護好,傳承好這些彌足珍貴的傳統技藝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大難題。
在筆者看來,“青田民藝圩”活動的舉辦就是一種有力的實踐,整合順德傳統手藝人,把傳統的工藝展示在大家的眼前,喚醒人們的記憶。尤其是在現代青年人群中,讓青年、青少年來現場體驗,現場制作,現場感受,讓青少年真正去了解過去的民間技藝和文化,讓青少年從而產生興趣。
筆者認為,順德民間技藝需要通過鼓勵民間藝人帶徒授藝,實施一些人群培養(yǎng)計劃,加強人員的引進和培養(yǎng),建立專業(yè)的技藝研究團隊,拓展出更多的傳統技藝的路徑,讓順德的民間技藝后繼有人。同時,保護和傳承民間技藝,需要順應時代需求,大膽創(chuàng)新,民間技藝才能獲得新的生命力。這就需要不斷完善、挖掘民間技藝,探索出民間技藝融合鄉(xiāng)村生活的創(chuàng)新模式,與現代相結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技藝品牌。
與此同時,順德民間技藝要大力推廣,通過舉辦活動、宣傳等形式,展示民間技藝的多元魅力,進一步為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文化服務,讓大家懂得、了解深藏在背后所蘊含的豐富歷史內涵和獨特的文化。
順德民間技藝的傳承和發(fā)展,既要守住鄉(xiāng)土的氣息,也要植根于廣闊厚重的生活,更要喚起民間的自信,激發(fā)更多的生產、生活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期待,“青田民藝圩”系列活動,可以看到順德傳統技藝重新煥發(fā)時代生機。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