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順德城市網推出的獨家報道《“親愛的區(qū)老師我們永遠懷念您!”她的生前決定讓人淚目》引發(fā)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省市區(qū)各級媒體陸續(xù)跟進報道或轉載,網友紛紛向容桂紅旗中學區(qū)敏玲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哀悼。
區(qū)老師的精神永留我們心間
區(qū)老師1999年從華南師范大學英語專業(yè)畢業(yè),毅然決然回到家鄉(xiāng)容桂,在紅旗中學扎根了24年,從來沒有離開。在和病魔作斗爭的兩年多期間,區(qū)老師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我多么想回到學校,回到熱愛的三尺講臺”,身患重疾,掛念的是學校,掛念的是學生,這是她摯愛的事業(yè)。但是,病魔最終還是無情地奪走了區(qū)老師的生命,她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47歲。
區(qū)老師生前上課畫面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在彌留之際,區(qū)老師捐出了10萬元,作為紅旗中學的獎教獎學基金,這讓她得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到”校園,回到熱愛的崗位。
順德城市網的報道一推出,網友紛紛留言。網友@穎說:“了不起的區(qū)老師,無私奉獻,致敬、感動!您的音容永留我們的心中!”網友@吳玲表示:“人間自有真情在,太感動了,好有愛的區(qū)老師。”網友@琪琪媽咪留言道:“一字不落地看完,熱淚盈眶,向區(qū)老師致敬,向每一位在教師崗位默默付出的老師致敬。”
在采訪過程中,紅旗中學校長陳亞玲兩次提到“落淚”,一次是區(qū)老師得知自己確診“不治之癥”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怕回不到學校了,怕拖累大家了。”第二次是生前做的捐出10萬元的“決定”。在父母身體不好、治療花掉大筆積蓄的情況下,10萬元不是小數(shù)目。在區(qū)老師去世“頭七”后,這筆錢就轉入了學校的專項管理賬戶。
“學高為師 身正為范”。區(qū)老師也是容桂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縮影和代表,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將青春揮灑在教育的熱土上,為培育祖國的花朵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90后成為“全村人的驕傲”
無獨有偶,去年5月,順德城市網同樣推出了獨家報道《【視頻】容桂有家店:如果有困難,可以來免費吃飯》,隨后各級媒體陸續(xù)跟進報道,“90后”店老板馬牙黑牙和他的面館迅速“走紅”,被廣大網友“怒贊”。
“我們村里人、包括親朋好友看到報道后紛紛轉發(fā),都很支持我,讓我倍受感動。”馬牙黑牙說,暖心的善舉被媒體報道后,他成了全村人的驕傲。
“90后”店老板馬牙黑牙免費為有困難的人員提供吃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廣東省市區(qū)各級媒體的報道,馬牙黑牙老家的媒體西海都市報(青海日報社主辦)也跟進報道了他的故事,廣大網友紛紛留言“你是青海人的驕傲,也是20萬拉面人的驕傲”、“知恩圖報,回饋社會的好心人”、“一份愛心,正能量爆棚”。
“真心感謝順德城市網!沒想到因為你們的報道,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這些事情,我也希望能帶動更多人參與到這項愛心行動中來。”馬牙黑牙動情地說。
溫暖的力量是“動人的篇章”
其實,區(qū)老師的感人事跡、馬牙黑牙的愛心善舉等都只是縮影,容桂這座城市還有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不為人知的角落,撒播著愛心和溫暖。
一直以來,作為制造業(yè)重鎮(zhèn)的容桂,堅持擦亮城市文明“底色”,打造“有愛容桂
樂善之城”名片。自2014年起每兩年開展一次“容桂好人”之星評選活動,將好人故事、好人精神傳播更遠、更廣,引導全社會向上、向善,向好人學習、以好人為榜樣,弘揚正能量,彰顯社會大愛擔當。
一座城市的“城”長,需要向上向善,有愛友愛的力量。這股力量,就是像區(qū)老師這樣的無數(shù)熱愛、真誠付出的人構筑起來的,他們是城市中的平凡英雄,也正是這無數(shù)的平凡之光匯聚成容桂這座城市的閃耀文明,譜寫出容桂最動人的城市精神和最溫暖的篇章。
編輯:文寧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