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鷺鳥翩躚,碧波蕩漾……走進秋日里的陳村碧道,一幅美好的生態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令人心曠神怡,沉醉在其中。
這是陳村作為全區治水先鋒高品質開展河涌岸線整治、生態溝渠建設等水生態修復工程,重塑碧波蕩漾的優質水環境的生動寫照,也是順德持續實施“以水興城 以水美城”戰略、推動水環境長治久清的有力見證。
項目建成前后對比。
順德的治水腳步步履不停,陳村提升水韻魅力生生不息。城網君獲悉,三龍灣碧道東平河東岸(陳村段)景觀工程(千紅路至14號燈塔段)項目于近日動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為市民提供一個生態、舒適的戶外活動長廊,力促資源變資產、美麗風景變美麗經濟,繪就一幅以治水帶動產城融合發展的生態圖景。
景觀工程亦是惠民工程,“雙向奔赴”賦能水經濟
據悉,項目位于順德區平洲水道東岸,千紅路至14號燈塔,全長約150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7.8萬平方米。
“這不僅是一項景觀工程,更是一項惠民工程。”該項目負責人、陳村城建和水利辦公室工作人員高展涵介紹,該項目在確保堤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圍繞“自然、簡單、生態就是美”,以生態為師,以自然為友,保留原有生態基底,僅在外圍加設方便市民觀鳥、露營的休閑設施。同時打造自行車道、慢跑道、濱水散步道三位一體的城市慢行走廊,并配套服務驛站及休憩節點,為市民提供一個生態、舒適的戶外活動長廊。
景觀美化前后對比。
鷺島生態公園作為陳村花卉世界的“后花園”,是承載陳村人民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自然載體。此次景觀工程將對周邊沿途景觀進行改造,采用“低投入、輕干預”的生態治理策略,通過清理雜木、修整地形,優化耕地、修復生態等手法,保持鷺島及周邊河岸綠地生態環境、營造鷺鳥生態棲息地。
觀鳥臺改造前后對比。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提升了我們的濱河空間環境,給市民建造了一個休閑放松的場所。”順德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董浩煊指出,結合水經濟理念,發展碧道水經濟項目,收益又反哺于碧道管養,這樣的“雙向奔赴”,實現了以水養水,以道養道的嘗試。
治水是美城、是聚才,也是興產。該項目將助推陳村圍繞“提升水生態、水景觀、水經濟”持續發力,變“生態資源”為“生態產業”,激發濱水生態內在經濟價值,進而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建設產城人文相融合的魅力水城。
9大亮點,1700萬元勾勒美好生態畫卷
據高展涵介紹,此次項目實施去雜、優化、造綠、治水、修繕的生態治理策略,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白鷺島生態景觀提升、場地清理及平整、改造堤頂慢行道、植被綠化及景觀提升、配套設施、景觀照明、燈光亮化工程等。分別從9大方面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畫卷。
據了解,項目將對生態鷺島進行農棚清除,恢復生態、恢復鷺鳥棲息空間;結合場地地形,設置具有特色的觀鳥平臺,融入自然環境,在不干擾鷺鳥的情況下近距離欣賞自然美景。
項目的生態策略理念。
同時,通過雜木清理,草坪復綠,場地平整等,將潭洲北水閘草坪打造成生態露營基地,并增設生態臺階,將休憩草坪打造成休閑空間;通過場地恢復、增加防護欄桿,對15號燈塔周邊進行景觀提升。
此外,利用原有場地條件和大喬木,作林下觀賞空間,提供活動休憩場所,可對望鷺島,欣賞宜人風景。并通過拆墻透綠,修補綠植,在邊坡較緩處增加入口,借助盆景園完善碧道配套設施。
15號燈塔周邊景觀提升前后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還將開放水閘周邊空閑草坪,對管理房及周邊欄桿改造提升,同時欄桿旁種植雙線藤爬藤植物,美化景觀效果。同時,以田梗為靈感,項目將選用觀賞性向日葵、水稻、油菜花等農作物種,滿足耕地用地性質的同時兼顧觀賞性。
據悉,項目總投資約1700萬元,建安費約1400萬元,預計今年底基本完工。
初見陳村是風景如畫,再看是生態之美,細品是生態與城市發展相得益彰,“千年花鄉”正不斷邁向與現代經濟和諧共生的詩和遠方,將為順德堅持水岸共治,打造水、產、城和諧互促的生態活力濱水經濟帶貢獻陳村智慧與力量。
編輯:李素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