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迎著月光,走進大良街道升平社區蜿蜒的小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說有笑,抬頭看,一只只發光的“魚”在空中暢游,巡著魚兒們往前走,熱鬧的聲音越來越大,一場大型的魚燈表演呈現在眼前,五顏六色的魚燈讓人沉醉在這美好的秋日月色中。
“非遺”盛裝出席,跨越百年的重逢。
當天,大良街道第三屆魚躍名揚·升平魚燈會在升平社區舉行,過百盞出自居民手作的個性魚燈懸掛于夜色長廊,更有盛裝出席的演員們舉著魚燈帶來優美的舞蹈,而旁邊則是琳瑯滿目的市集,攤位上的特色魚燈前圍滿了市民,不少小孩拿著剛買好的魚燈樂開了花。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市民們收獲了滿滿的歡樂!
大良魚燈會熱鬧非凡。
據介紹,順德大良魚燈是一種極富水鄉特色的扎作工藝,以魚為型,以竹為骨;蒙上明紗,內燃燈燭時通體透亮,搖頭擺尾,活靈活現,小者雙手可握,長者可達丈余。2013年,大良魚燈制作技藝被列入順德區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大良魚燈制作技藝被列入佛山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萌娃帶來精彩的表演。
大良魚燈點睛儀式。
當晚,在升平康帥府,隨著一群萌娃帶來的舞蹈,拉開了魚燈會的序幕,武術表演、扇子舞等暖場表演更是將現場的氛圍拉向高潮。隨后,由師傅們舉著的近30斤重的超大型魚燈驚艷亮相,隨著三聲擊鼓聲,大魚迎著鞭炮聲“游”向人群,與市民零距離見面,現場觀眾紛紛拍照、錄視頻,將非遺魅力“收入囊中”。
小孩穿上漢服赴約魚燈會。
“這次的魚燈會讓我感受到順德的傳統文化保護得很好,并且得到高質量的傳承。”市民侯女士帶著小孩前來參加魚燈會,并特意穿上漢服與這場盛會赴約。“今天小朋友很開心,希望他們在游玩中了解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今后能更好地把這些文化傳承下去。”侯女士說。
近30斤重的大型魚燈“游”進人群。
魚燈巡游。
順德區文聯主席鄭衛紅對此活動表示肯定,她指出,該活動除了給市民營造即將到來的中秋節節慶氛圍,對更好地傳承非遺文化也具有重要意義,能夠進一步提升市民群眾對非遺等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了解。
重現百年前繁會盛景。
大良街道升平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志業表示,作為順德大良魚燈技藝非遺傳承基地,升平社區始終重視優秀歷史文化傳承和發展,該活動旨在弘揚社區特色文化,傳承傳統節慶習俗,讓更多的人了解大良魚燈文化,為社區發展注入文化自信。同時,構建居民間充滿歡樂的交流互動平臺,增強社區凝聚力。
魚兒們收獲了眾多粉絲。
此外,據李志業介紹,在大良魚燈主題裝飾布置基礎上,引入了眾多創意設計元素,打造傳統與創新融合的主題場景與展館,全要素復刻大良魚燈巡游的傳統民俗,并加入文藝表演、猜燈謎、創意市集、藝術展覽、美學空間、親子燈籠及月餅制作等豐富的活動元素,嘗試重現昔日百年前大良魚燈繁會盛景。
編輯:李素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