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人民解放軍,我愛母親,我熱愛祖國……”,孩子們穿上軍裝一聲聲喊著,聲音響徹西海烈士陵園上空,正式拉開活動的序幕,崇軍愛軍,愛國愛黨的畫面快速出現,孩子們與家里人都進入到活動的角色中。
2023年12月3日上午,佛山市順德區西海抗日烈士陵園舉辦以“手繪紅色故事、愛我國防、筑夢新征程”為主題的國防教育活動。
微風輕吹,秋意漸濃,卻沒法阻擋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孩子們與家人一起早早就來到了西海抗日烈士陵園。他們穿上鮮艷的軍裝,排著整齊的隊列,拿著鮮花,在主持人馮曉昀小朋友的帶領下,沿著高聳的石級,走到烈士紀念碑下。唱國歌,向烈士獻花,緬懷革命先烈,祭掃那些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隨后,小朋友們參觀了珠江縱隊紀念館。看著一件件革命文物,仿佛讓孩子們又來到了那段硝煙四起的抗戰年代,一張張發黃的傳單,一件件破舊的棉衣,一支支老式步槍等都見證了英雄們的血汗,甚至生命的代價;觀看”一雙象牙筷子”文物故事,在充滿流血犧牲的民族解放之路上,衛國堯未能如家人期盼般衣食無憂,卻為老百姓打出一片能夠吃飽穿暖的和平的天空,留下一首血灑戰場的英雄贊歌。小朋友何政良還分享了“西海大捷”的故事。
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到紅色故事繪畫中。畫布中都是一個個革命遺址和戰斗故事,孩子們一邊描繪,一邊問著身邊親人講述的故事。,而他們絲毫沒有停止手中的畫筆。正是有無數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才鑄造了永恒的抗戰豐碑,才有了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通過手繪紅色故事,追尋紅色遺址,讓孩子們加深紅色的記憶,更加深入學習黨的歷史,明白現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手繪紅故事豐富了紅色主題教育的形式,有效激發了孩子們學習黨史、了解紅色故事的興趣,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讓全民國防教育走深走實。
馮曉昀非常激動,“臨時接到館長給我主持人的任務并順利完成,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讓小朋友認識紅色文化,還能通過畫畫來表達,也專心聽了烈士的故事,明白了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希望館長還能組織這樣的活動,讓我再做主持。”
學生何梓瑜感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我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強大,感激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心底下決心要好好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時刻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學生林楷杰的媽媽表示,通過活動可以讓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教育孩子學習革命先烈精神,“孩子收獲很多,希望以后有更多有意義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去學習和參與。”
西海抗日烈士陵園持續探索紅色文化傳承模式,多形式,多維度講好黨的故事、英烈故事,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協助和制作多個《追尋先烈足跡》《西海大捷》等宣傳片以新媒體傳播革命精神;與社工機構、文旅單位合作,開發和編寫“永遠的紅軍號手謝立全”、愛國主義問答游戲環節等紅色研學課程,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習熱情。今年以來還與老戰士后代鄭以民先生、梁凱明先生、周健梅女士一起,編寫紅色課程進入北滘鎮西海小學、陳村鎮青云小學、均安鎮南環小學、順德德勝實驗學校等十多間中小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廣大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紅色課,成為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思政課。通過把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創新性地融入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全面提升國防教育水平,發揮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切實增強師生愛黨、愛國、愛軍的深厚情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強國強軍的責任擔當,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
編輯:張紫雯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