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新聯村入村大道道路凹凸不平、特別是下雨的時候,地面上都是積水,如今園區把路修好了,居民出行真的是非常便捷了,感謝政府辦了一件大好事。”新聯村村民說道。走進新聯村入村大道,一條新鋪設的瀝青路在細雨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閃亮,昔日凹凸的路,終將成為過去。
修好一條路,造福一方人。鄉村道路改善是提升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順德高新區管委會全面落實省市區“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以提速二期開發為著力點,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入村大道提升工程,解決村居發展最迫切、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交通問題,力促鄉村振興向縱深推進。
4月23日,由華運通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永通起重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樂創電器有限公司、順盛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與共建的“新聯村大道”正式投入使用。在當日的啟用活動中,新聯村向華運通達、中交路橋、 永通起重、樂創電器、順盛投資贈送錦旗表達感謝。
整合資源多方聯動
“百千萬工程”道路煥新顏
順德高新區周邊村居由于經濟基礎較差、道路管養不到位等問題,部分村道存在的開裂、沉陷、坑槽、麻面松散等路面病害狀況久未改善。以新聯村為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入村大道是村民每天出行的必經之路,路面變得坑洼不平,給車輛通行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出行,降低群眾的幸福指數。
為方便群眾出行、保障和改善民生,順德高新區緊貼群眾需求,并在園區發出倡議,聯動華運通達、中交路橋、永通起重、樂創電器等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共建,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包含杏壇鎮新聯村、海凌村和陳村潭洲村在內的3個村居共8公里的入村道路的提升工作。
在施工過程中,各方嚴格控制瀝青材料的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等各個環節,保證平整度、壓實度等技術指標,經過提升改造,現如今一條條嶄新、平坦的道路呈現在了村民面前,解決了居民的一塊“心病”,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點贊。
當天,佛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胡學駿,順德區委常委吳楷釗等領導走在新聯村剛修建的道路上,對順德高新區管委會充分整合各方資源,高標準、嚴要求做好道路提升改造給予充分的肯定。
“修好出行路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一條平坦寬敞的好路可以有效減少市民出行的顛簸,同時也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順德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聯動社會資源推動“百千萬工程”,幫助村居修建道路,修建的是一條解決群眾需求的“民生路”,修建的是一條村民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華運通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營銷副總何煒說,立足公司自身研發道路工程材料的專業優勢,對幫扶村居的道路、路面沉降等領域進行修復,幫助村居解決道路交通問題。今后,企業將一如既往地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參與園區、村居各類公益慈善事業,助力園區快速發展。
克服種種困難修建道路,
用心用情服務刷新高新“速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順德高新區持續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事情,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推動新聯村、海凌村等道路修建中,順德高新區與共建單位克服了種種困難。比如,前期規劃中,順德高新區組織“凝心聚力‘百千萬’政企共建‘致富路’”議事廳活動,邀請華運通達、佛山規劃院、永通起重等單位負責人與村民代表面對面交心談心,讓“修一條路、美一片景、富一方人”成為全體村民的共同愿景。
其次,順德高新區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挨家挨戶敲門“掃樓”,讓宣傳動員下到田間地頭、進入尋常百姓家,向村民耐心細致宣傳和解釋修路的目的、資金來源、工期方案,用真心化解疑慮、用真情爭取理解和支持。
此外,園區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華運通達青年突擊隊”與“高新區黨群先鋒隊”緊密合作,積極參與交通指揮、宣傳解釋、清理打掃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消除群眾的疑慮。
道路修建最大的難題來源于資金,順德高新區始終把修建“百千萬工程大道”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來抓,多方位動員社會力量籌措資金,調動企業發揮技術、材料等方面優勢,以高品質道路服務高新產業集聚發展,在綠水青山間架起鄉村振興的橋梁。
在短時間內,華運通達、中交路橋、永通起重機械等積極參與,籌集近2000萬元資金,同時結合中交路橋高品質先進道路施工技術、永通起重機械高精度尖端設備以及華運通達高韌超薄瀝青磨耗層新工藝,對路面沉降、路面破碎開裂等缺陷病害進行整體修復。施工中各參建方克服天氣多變、人流車流密集等困難,爭分奪秒搶工期、日夜兼程保節點,僅用時22天便已高標準完成3個村居共17000㎡道路施工。
當前,新聯村、海凌村等道路均已修建完成,“百千萬工程”道路修建取得階段性成果。未來,順德高新區將以產業帶動城鄉融合發展,以載體加速城鄉融合發展,以歷史文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以教育助力城鄉融合發展,持續促進村產城生態多元融合,大力發展富民興村,進一步健全村民增收長效機制和村集體收入保障機制,塑造鄉村與產業共生共融的新典范。
編輯:袁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