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德區容桂街道的東南一隅,華口社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蓬勃的產業發展活力,在和美鄉村建設上闊步前行。近年來,華口社區黨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豐收金”“水美藍”和“生態綠”描繪出和美鄉村的錦繡畫卷。
黨建引領產業興,繪就華口“豐收金”
在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中,容桂街道既注重引入現代設計理念,更注重風貌塑形,保留鄉村的原始風貌與特色。
民國初期,華口社區經濟來源主要以經商和農耕為主。近年來,華口社區通過更新觀念、資源整合、招商引資等方式不斷推動產業興旺,但也面臨較大的人居環境壓力。結合社區濃厚的農耕文化底蘊,華口社區將雜草叢生和雜物亂放的30000平方米荒地改造為以黨建文化、自然農耕體驗和民俗非遺文化為主題的農耕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現今,社區黨委依托基地以“紅色教育+農耕體驗”、綠美研學綠線等模式開展黨建共建活動,打造了“廚藝+農耕”“騎行+農耕”“桌游+農耕”等特色活動。
“這些水車、犁耙我們年輕時也經常使用......”近日,華口社區農耕文化傳承教育基地迎來了特別的“學員”。他們是社區的銀發志愿者,也是順德早前探索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桑基魚塘模式的踐行者。
作為嶺南農業文化的瑰寶,桑基魚塘不僅是近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典范,更是“綠美廣東”政策下生態循環農業的活教材。而銀發志愿者正是用好活教材的“金牌導師”。
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實施農耕導師計劃,結合華口小學、華口幼兒園的第二課堂,引導銀發志愿者以農耕智慧反哺社區,帶動家庭成員關心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主動參與“四小園”建設,不斷增強社區凝聚力。
治水興城美家園,繪就華口“水美藍”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發展的靈魂。容桂四面環水,水系發達、河網眾多,擁有長達90公里的內河涌,其中主干河涌13條、支涌26條。今年,容桂水系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和美岸行動不斷推進,特別是沙河路—天九涌網格的啟動建設,讓華口社區實現水更清、景更美的治水效果。
在治水過程中,華口社區注重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以華口水文博物書吧為陣地,組織黨員先鋒以及志愿者等力量參與河涌以及周邊環境保潔工作,引導居民從水環境保護治理的“旁觀者”轉變為“主人翁”,不斷擴大護河“朋友圈”。
11月10日上午,華口社區黨委舉行“河”我同行·齊護水清——清岸行動環保活動,社區居民、青年志愿者、網格員紛紛積極參與。參與志愿者表示:“我以后會多和孩子一起參加這樣的活動。希望他們從小培養環保意識,一起維護家園環境”。
2024年至今,華口社區發動黨員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及清岸工作專項活動40余次,清理衛生黑點86處,清理周邊野廣告120余處,清理河道沿岸5.6公里,逐步形成全民護河新格局。
綠美家園共建設,繪就華口“生態綠”
容桂街道始終將綠美生態建設作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一環,在增綠、護綠、用綠等方面同向發力。華口社區堅持黨建帶領綠美建設,今年植綠200棵,并結合主題黨日開展綠植活動和綠美研學活動,組織黨員群眾對華天小公園進行微改造,邀請結對單位廣州大學“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圍繞綠美生態建設送課到校園……此外,社區還積極發動企業、工業園區植綠,成功打造了毅的龍園區綠美示范點和容聲電器綠美示范點,以綠美園區助推綠色產業發展。
如今,望得見田,看得見水,處處見綠,已經成為華口的新名片。在黨建引領下,越來越多的鄉村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繪著屬于自己的和美畫卷。接下來,容桂街道將持續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實施,聚力提升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步伐。
編輯:黃柳冰
來源:容桂黨建辦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