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樂從有一位兩百多歲的“老人”越來越頻繁走進大眾的視野,它就是樂從沙邊村的云埜何公祠。
沙邊村騰龍古榕。
走過擺滿精致陶瓶的400多歲騰龍古榕,就到了長達200米的“祠堂一條街”。何氏大宗祠(厚本堂)、鴛侶何公祠、南莊何公祠、飛岳何公祠、錦樵何公祠、云埜何公祠及練塘何公祠……這里七座祠堂連成一片,實在震撼。
云埜何公祠(改造后)
云埜何公祠(改造前)
其中,過去的云埜何公祠門板破損、空蕩簡陋。
云埜何公祠改造成美育藝術創(chuàng)作坊,圖為改造中新購置的窯爐入屋。
去年11月,在廣東省德勝社區(qū)慈善基金會及熱心人士的支持下,云埜何公祠變身了——沙邊村“多元共享”美育藝術創(chuàng)作坊(下稱“創(chuàng)作坊”)正式在云埜何公祠成立!
沙邊村社工在創(chuàng)作坊開展長者艾灸活動。
沙邊村委聯動周邊村民代表召開沙邊村街貌提升議事會。
村民在創(chuàng)作坊體驗泥塑。
自此,沙邊村社工把這里當成開展社會服務的片區(qū)站點;周邊居民在這里議事協商;沙邊幼兒園在這里進行美育藝術課程……原來沉寂的老祠堂瞬間活了。
目前,創(chuàng)作坊已初步形成由沙邊村委會統籌,由沙邊和壹社會服務中心和沙邊幼兒園聯動運營的運作模式,并聯合幼師、志愿者資源,形成培育陶藝老師和聘請專業(yè)陶藝師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后來,沙邊村以創(chuàng)作坊為錨點,聯合社會各界資源致力將沙邊大街(海口閘至沙邊幼兒園一帶)打造成沙邊美育藝術街區(qū)。
這受到了村民的廣泛歡迎。據悉,項目開展至今,創(chuàng)作坊已開設3類美育藝術課程,開展各類社會服務、議事協商、美育課程達300余場,完成可執(zhí)行的決議3份,服務人數超1000人次,接待參訪人數超600人次,已培育能獨立開展陶藝課程的本土陶藝師4名,協助教學的志愿者12名,實現了美育教育在群眾中開花。
本土陶藝老師在教村民制作陶藝擺件。
村民制作的陶藝擺件。
如今你走進沙邊村,可以看到村民們從創(chuàng)作坊燒制出來的陶瓶擺滿沙邊老街、幼兒園……
大街周邊村民一起為大街美化種花。
如果你不懂沙邊歷史,可以跟坐在騰龍古榕下的村民探討,他們如數家珍……因為這個村的每一處驚喜都是他們自發(fā)開會討論出來的。
2024年11月,從村民手中誕生的“沙邊制作”也助力沙邊村成為樂從鎮(zhèn)“綠美樂從·方寸之美”評選活動中唯一一個獲得“醉美項目”的村居。
沙邊村幼兒在創(chuàng)作坊上扎染課、刺繡課。
在創(chuàng)作坊的美育課程可不止陶藝,沙邊村還聯合沙邊幼兒園開了織繡、扎染等課程,讓這些藝術寶藏紛紛走進孩子們的生活當中。等他們長大了,大概都會想起這段美妙而歡樂的祠堂時光。
小朋友的扎染作品。
沙邊村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沙邊村將以美育藝術創(chuàng)作坊為中心,繼續(xù)統籌和利用好社區(qū)內外資源,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美育服務,增強村民參與度,進一步探索新的運營形式,讓沙邊的美育之花結出豐碩的果實惠及千家萬戶。
編輯:貞華
來源:樂從沙邊村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