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居住在杏壇鎮昌教村的黎女士來說,生活在村里最大的幸福是不用再為老人看病而焦慮。今年12月,杏壇昌教村社區衛生服務站開診了,家門口的衛生服務站點就可以看病就醫、安全有效地治好常見的疾病,不用再跑到鎮上醫院或更遠的地方。
社區衛生服務站是民生幸福的“風向標”之一。黎女士家門口的幸福,不僅僅是因為有了重新改造裝修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啟用,隨著杏壇鎮衛生系統在積極探索社區衛生服務網底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建設新模式,一場從“病有所醫”到“優質均衡”的醫療服務在杏壇蓄力展開。
近年來,杏壇鎮合理配置醫療資源,積極貫徹落實順德醫療衛生“五融合、五重構、五到家、五強化”的改革組合拳,從加強規劃布局和機制突破創新、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推進醫聯體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多元的就醫需求,努力讓群眾“近”享健康服務,讓百姓看病不再難、不再貴,為民生幸福“加碼”。
探索盤活資源,今年新增11個社區衛生服務點
今年8月1日,杏壇鎮北水社區衛生服務點、西北社區衛生服務點相繼舉行揭牌儀式,率先在杏壇推動社區衛生服務網底建設邁出堅實的一步。
北水社區衛生服務點、西北社區衛生服務點均通過“鎮級主導+村級投資+社會參與”模式,積極探索盤活資源、提檔升級、提升內涵等路徑,加快補齊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打造轄區“15分鐘健康服務圈”。
服務點均設置了醫生診室、康復治療室、藥房等,為居民提供看病就醫、艾灸、拔罐、康復理療、健康咨詢等服務,滿足轄區居民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和治療需求。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攜手,開展醫療技術下沉全方位合作,極大提高了診療水平,讓轄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
10月11日,杏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路涌、西登社區衛生服務點正式對外啟用,前來看病的市民絡繹不絕,公共區域干凈整潔,寬敞明亮,滿眼的綠植營造出優雅舒適的就醫環境。站點承擔管轄區內居民的健康教育、預防、保健、醫療、康復等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特別是站點較低的收費標準和較高醫療服務水平,不僅“方便”,更“省錢,效果好”。
11月15日,杏壇馬齊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啟用,該站點為杏壇目前設備最齊全、功能最完善、規模最大的一所社區衛生服務站。
……
據了解,今年以來,杏壇鎮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層醫療條件,推動1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建設,新增馬齊、西北、北水、路涌西登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升級改造昌教社區衛生服務站并投入使用。此外,海凌、麥村社區衛生服務點舊址重建施工進度已超85%,高贊、古朗、南華社區衛生服務站新建已進入施工階段,右灘社區衛生服務點正在深化設計階段。
“過去,面對轄區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需求,社區衛生服務能力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我們希望在鎮村的合力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努力實現基層社區服務站點全覆蓋。”杏壇鎮衛生健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隨著杏壇村(社)區的服務站點持續推進及完善,衛生服務網底基本建成,對杏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以點帶面,推動杏壇社區衛生服務點全面開花
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基層醫療體系的網底,是服務居民的前哨,承擔著轄區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能。但在全鎮30個村(社區)里,部分區域尚未配齊社區衛生服務站點,與此同時也面臨著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存在用房面積不足、設施設備落后、建筑物破舊、房屋安全鑒定不合格等問題。
杏壇要推動轄區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該怎么辦?
前期,在杏壇衛健辦的統籌謀劃下,通過組織轄區村(社區)書記參觀考察學習、交流互動等形式,對杏壇醫療衛生以及人民群眾對看病就醫的痛點難點進行分析,讓各村(社)書記從思想上有所轉變;其次是在條件好的村居先行示范,做出成效;最后是整合醫院資源,專家下沉坐診,讓村民在村里就能看好病。
正因如此,在參觀及思考中,昌教村就主動向政府提出改造申請。據昌教村黨委書記黎勇明介紹,前期,昌教村與杏壇部門開展溝通對接,就改造事宜進行商討并將設計方案設計出來。同時,村“兩委”干部統一意見,并在轄區內開展入戶工作,向居民了解改造意愿,積極收集居民意見。
黎勇明說,昌教村現有常住人口7769人,戶籍人口5436人,60歲或以上的長者有1178人。昌教社區服務點原有的場地有限,能提供給村民群眾看病就醫的資源較少,已難以滿足大家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導致有部分村民們看病抓藥理療都要到杏壇醫院,對長者出行非常不方便。
為了滿足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能得到保障,在杏壇鎮衛健辦、杏壇鎮黨建辦等多部門共同努力下,結合居民意見和昌教村實際情況,最終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一方面,昌教村充分盤活原衛生服務點建筑物場室,積極籌措村集體資金和上級專項資金,按照衛生服務站建設標準,對原昌教社區衛生服務點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將原來只有一層建筑面積120㎡的衛生服務點,改造成三層建筑面積680㎡的衛生服務站。
另一方面,新增功能齊全、設備完善的中醫診室、康復治療室、急救室、B超室、健康教育室等功能診室以及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為廣大群眾提供醫療、康復、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惠及昌教村及周邊地區居民。
“衛生服務站落成后,給予了居民們便利和優質的醫療服務,居民們都紛紛表示支持。”黎勇明說,全新升級的衛生站醫療設施更加完備,就診環境也得到了極大地改善,醫護人員的配置更加完善,村民群眾看病就業將得到更優質的服務。
目前,昌教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與杏壇健共體聯動,共同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基本可實現村居醫療服務全覆蓋,進一步改善了村居基本醫療環境和服務水平,滿足了群眾的醫療需求。
“為了推進項目順利落地,我們作為項目指導監督單位,從問需于民、精心打造、強化管理、提升品質等方面開展工作。”杏壇鎮衛健辦相關負責人說,群眾反映去哪建,就到哪建。
以“小切口”服務群眾就醫“大改善”
西北、北水、路涌西登、馬齊社區、昌教……這是杏壇今年建成的第1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也是杏壇全力打造“家門口”醫療新生態。
一直以來,杏壇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關鍵小事”,以服務“小切口”推動群眾就醫“大改善”,傾心為群眾在“家門口”打造更優質、更便捷、更高效的醫療環境,切實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一方面,杏壇借助健共體的資源共享,通過“傳幫帶”提高社區衛生工作人員的臨床技能,提高常見及多發疾病的綜合診療水平,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安心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緊密圍繞群眾的健康需求,豐富醫療服務的維度,塑造具有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形象,強化全科與專科的協作、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方位、多層次地滿足區域內民眾的健康需求。
此外,杏壇健共體聚焦群眾看病就醫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從優化診療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改善就醫環境等方面綜合發力,以更加便捷、優質、舒心的醫療服務,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環境。
近年來,順德區以強基層為重點,大力開展緊密型城鎮健康共同體建設,整合區域內醫療服務資源,推進專家、技術、設備、藥品、信息“五到家”,讓群眾用更低的價格享受更優質更便捷的健康服務,致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好看病、看好病。
編輯:袁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