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我們推出《城網視點》評論欄目,表達城網及關心熱愛順德的網友對順德發展、建設的點滴思考與建議,對順德的每一個進步鼓與呼,為順德的每一步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為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貢獻我們共同的智慧。
□晚風
在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各地也開始卯足勁培育“工匠型”技能人才。
4月24日,倫教街道“工匠學院”順德區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揭牌。其實在此之前樂從、杏壇等鎮街已經開始了“工匠學院”的建設,順德也以“工匠學院”為支點,掀起了一場職業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的變革。
從多地接連揭牌成立工匠學院不難看出,順德在技能人才培養領域邁入新階段。這不僅是對傳統職業教育模式的突破,更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其意義已超越教育本身,成為城市創新力與競爭力的核心支撐。
順德作為全國制造業重鎮,家電、裝備制造等產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續攀升。樂從鎮總工會工匠學院通過“政、校、企、協”四方聯動,聚焦銀齡健康、新能源汽車維修、AI人工智能等24個緊缺工種,以“訂單式”培訓精準對接企業需求,2025年計劃培養超1000名匠才并投入補貼30萬元。
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職教“重理論輕實踐”的桎梏,將企業技術標準引入課堂,如均安職校服裝專業通過校企共建工作室,讓學生參與牛仔服裝設計、生產全流程,實現“作品即產品”。這種深度融合,既緩解了企業“招工難”困境,又為職校生打通了從課堂到職場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在筆者看來工匠學院的設立,不僅是技能培訓的載體,更是工匠精神的傳承地。順德區總工會明確提出,要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課程體系,推動人才從“工”到“匠”的蛻變。這種轉變在產業端已現成效:杏壇鎮工匠學院與嘉騰機器人合作,培養智能制造人才;樂從鎮首場AI實戰培訓助力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拓寬獲客渠道,這些都是“技能傳授”向“創新賦能”的躍升。
工匠學院的蓬勃生長,折射出順德“以產聚才、以才興城”的發展邏輯。這種“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的協同,正在重塑城市競爭力。順德依托工匠學院打造“灣區智造高地”,不僅為本地企業儲備技術骨干,更吸引高端制造項目落地,推動區域從“制造大區”向“智造強區”跨越。
期待順德這方發展創新熱土,今后也成為一片“匠才沃土”。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