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說無憑,現在銀行取不了錢,我先把存折押在你們這里”
“等銀行開門我們再跟你說,你再拿過來吧?”
“我想及時捐,捐1000元,放在你們這里,我放心!”
這是今天(2月2日)上午在北滘上僚村黨員群、村務群流傳,獲得村民紛紛點贊的視頻中的部分對話。畫面中穿著制服的是已經63歲的北滘環衛工人張全僧(河南人),另一個是北滘鎮上僚村黨委副書記麥少健。視頻的最后,張全僧堅定的話“我捐1000元”和點贊的手勢,感動著大家。
張全僧把存折“押”到村委會,就想第一時間捐款
“艱難面前,只要是中國公民,都會盡自己的能力,也沒有別的想法。”這是張全僧與城網君交流時說得最多最樸實的話,這是疫情寒風中的暖流,必將激勵著順德各戰線更加堅定打贏疫情防控戰的信心。
銀行沒上班,他兩次把存折送到村委會要捐款
當天早上8點多,北滘上僚村委會來了一位特別的環衛工人。在北滘連續3個春節為市民帶來健康的環衛工人張全僧,穿著工衣,帶著存折來到村黨委辦公地點,帶著一口河南話說要捐款,并想把存折放在村委會直接捐。考慮到銀行確實沒開門,存折不能在自助機取款,工作人員勸說他到銀行開門再一起去銀行。
讓工作人員沒想到的是,過了1個多小時的9點30分左右,張全僧又回來了。在村委會的辦公室走來走去很多次,此時剛好回到村委會的麥少健剛好在河南做過幾年工程,交流和理解河南話比較順暢,于是與張全僧詳細了解了情況。
原來,張全僧幾天前就想捐了,銀行幾天都沒開門也取不了錢。于是,想及時捐款的張全僧拿著存折來到了村委會,想村委會幫忙完成自己的愿望。
熱情不能被磨滅,大愛更值得鼓勵倡導。麥少健和同事當即決定,通過拍攝視頻記錄捐助和存折的具體情況,如果金額較大,還是建議張全僧之后再過來。“錄了視頻之后一看存折的余額,3000多元。”看到金額量不大,麥少健留下了存折,并給了財務人員暫時保管,并拍下視頻作為接收的憑證,銀行開門后,村委會再聯系張全僧。
善舉引大愛,他捐了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
看了存折才發現,余額只有3000多元,張全僧要捐存折余額的三分之一,1000元。
這個環衛工人穿得并不光鮮但心底善良質樸!
了解后才發現,張全僧月工資2500元左右,在上僚村包括租房、水電等生活費平均每天30元左右,整月是1000元許。整月的生活費全部捐出來了,麥少健覺得這種精神要弘揚一下,于是將視頻轉給了村內的黨員群等諸多微信群,得到村內黨員和市民的紛紛點贊。
“艱難面前,盡自己的能力,沒有別的想法。”為什么要捐?這是張全僧跟城網君說得最多最樸實的話。他說,每天都看電視,看到疫情的情況,就想著盡自己的一份力。張全僧說,這是自己在順德的第三個春節,每年也都會在年中回老家。
麥少健說,張全僧的清潔工作很到位,得到了村民的點贊,時不時,有村民把自家種的菜送給張全僧,也讓張全僧更加融入到這里,村民關系和諧。張全僧說,村民對他的好他記在心上,也是這次捐款的原因之一,就是要盡自己一份力幫助當地防控疫情。
張全僧的單位是特麗潔環衛,其北滘項目經理黃滌焜介紹,平時張全僧與村民的交流也比較好,得到村民、村委會的認同。接下來,也將會把張全僧的善舉進行宣傳,鼓勵更多員工在各自的崗位上為防控工作做貢獻。
北滘上僚村黨委書記郭柳瓊告訴城網君,這次疫情發生后,村內很多黨群先鋒隊隊員主動參與到防控工作中來,包括測量體溫、幫隔離戶購買生活必需品、防控宣傳等。
而在北滘,300多個黨組織,6000多黨員,2000多名黨群先鋒隊隊員,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在各個崗位上帶領團結群眾,黨員群眾正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打贏這場防控戰。(萬家長)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