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筑牢“隔離帶”,北滘鎮各黨組織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充分發揮先鋒帶頭作用,聯動群眾,在疫情防控一線扮演了各種“角色”,成為防控“多面手”。北滘組織辦聯合順德城市網特別策劃北滘黨員的“72變”,試圖通過一個個防“疫”人員的角色轉化,挖掘北滘抗“疫”戰士形象,展現北滘在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黨群合力沖向前的精神狀態。
醫護人員此時也是“服務員”,為患者提供周到溫暖的健康服務。
“這個片區的家庭醫生是我,我去!”
“剃去頭發,她們依然是最美的!”
……
這些堅定而自信的聲音,來自疫情防控期間的留觀點的家屬,來自社區的家庭醫生,來自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而無論是留觀點、隔離病區還是居家隔離的人員,她們的日??醋o,都是醫護人員。此時的醫護人員,變成了被隔離人員所在區域的“服務員”,每天為患者例行檢查、量體溫、送藥、送檢……社區的甚至還要上門服務。
疫情防控以來,醫護人員“既當爹又當媽”的雙重角色,北滘鎮的黨員醫護人員帶頭做先鋒,肩負醫護的責任,也兼顧服務的角色。此時,他們是醫生、護士、統計員、消毒員、清潔工,儼然成了多能手的“服務員”。也正因此,才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醫護和服務,患者的情緒得到緩解,疫情這場防控阻擊戰如今已看到曙光。
收到指令,馬上出發。
我們是黨員,“哪里的服務有困難,我們先上”
“我是黨員,而且是呼吸感染科主任,我不上誰上?”今年53歲的北滘醫院呼吸感染科主任萬水春,疫情期間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立即著手隔離病房的籌建,并召集第一批醫生(8人)做好“戰前”動員,對醫生進行培訓,主動參加發熱門診會診疑難患者,特別是從1月26日開始就駐守在醫院,24小時待命,連續2天深夜會診疑似病人,并及時與區專家組聯系會診。和萬水春同在一個醫院的護士高紅梅也有同樣的擔當和勇氣,面對“作為妻子,你對萬醫生堅守防控一線怎么看?”的問題,她說:“作為醫生,特別是呼吸感染科主任,理應當守在第一線?!薄澳粨乃麊??”“我相信他一定能圓滿完成任務?!?/p>
“那里危險,讓我去?!北睖蛏鐓^衛生服務中心的公衛醫生陳勇,也是黨員,當抗擊疫情的號角吹起,他主動放棄了休假,第一時間奔赴抗擊疫情前線。他主動申請去危險地方——醫學留觀點。他說:危險的地方,你們走開,讓我上?!睉咔榉揽匦枰?,陳勇臨危受命負責創建留觀點。從無到有,擬方案,做計劃,建制度,在物資供應緊張,人員缺乏的情況下,他克服重重困難,只用一天,留觀點初見雛形。如今,陳勇已在另一個集中隔離區負責全面工作。
面對危險,他們一直向前。
而接替陳勇的,是北滘醫院的賴小斌。今年春節,賴小斌計劃籍著春節的假期回鄉下探望患重病的父親,在大年初一接到醫院緊急召集令之后,他就馬上啟程返回北滘,初二就直接到發熱門診值班。離開家鄉之際,久病在床的父親深情地對他說:“醫院需要你,國家需要你,那你就得上!就像上戰場那樣!”這是一名老共產黨員,更是一名中越戰爭中的抗戰英雄對兒子的囑咐。初三是賴小斌父親的生日,當天晚上他還特意打電話給父親,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就接到父親突然離世的消息……賴小斌匆匆回到家鄉為父親辦好后事,又再立刻趕回醫院繼續申請到發熱門診值班。2月2日,賴小斌作為北滘醫院第三分隊的負責人緊急接手北滘醫學留觀點,全面負責區醫學觀察中心的工作。接手區醫學觀察中心創建工作之后,他連續十天從早上六點工作到凌晨,完善醫學觀察的中心制度、架構、人員職責分工和工作流程,盡可能減低觀察中心運作過程中出現失誤的風險,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服務。
北滘醫院內科支部委員、內三區的護士長的周艷芬,每天一早她就會穿上防護裝備,在隔離區的各個樓層忙碌,因為這邊留觀者都屬于密切接觸者,存在著很大的風險,長期多次與留觀者親密接觸,更加大了被感染的風險,可她從來沒有推脫過、猶豫過!當她完成當天工作,脫下防護服時,她的衣服早已經被汗水打濕,臉上鼻子上都出現了重重的口罩壓痕!
他們是黨員,帶頭上門服務。
我們是先鋒,“哪里有需求,我們提供上門服務”
“我家鑰匙怎么藏才好”“家里開門的密碼是***”“幫我將生活用品和小孩的用具帶過來”“電腦、百科全書、茶葉放在哪里哪里”……密切接觸者總是特殊的,未過隔離期不能回家,作為北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負責人的羅立超,總會接到他們的“特殊的要求”。此時的羅立超,秒變服務員,和隊友們滿足他們的要求。
“別過來,離我三米!”是前段時間同事們最愛對著羅立超開的玩笑。因為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他總要深入“虎穴”進行調查及終末消毒,總是與“病毒”走得很近。1月26日上午,到密切接觸者家里完成消毒后,因那家中已經無人看管,他專門派出2名醫務人員,在保安人員見證下,用清水擦拭其屋內外所有門把手等金屬器具,盡量防止因使用含氯消毒劑噴灑生銹,體現了防控工作的專業與細心。此前的1月23日下午,接到居民反映發現了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消息后,面對未知的感染危險,他也毫不猶豫帶上裝備趕赴現場調查處理。經過詳細了解及苦口婆心的健康宣教,才逐步消除了在場9名群眾的疑慮及不滿情緒。
周到的服務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感謝。
黃志剛是碧江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家庭醫生。2月11日,他接到電話,一市民家中有兩位老人行動不便、身患多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家中藥物即將用完,居住小區內有新冠確診患者,擔心外出會增加感染風險,希望醫院能根據病人以往的藥方,開藥后寄到家中。得知此消息,黃志剛添加了當事人微信,囑其將老人之前服用的藥品拍照發過來。當他發現有部分老人服用的藥品,服務站內沒有的時候,馬上跟北滘醫院溝通幫老人開藥的最佳方案,并協助當事人與北滘醫院落實看診、繳費、拿藥及異地醫保報銷等問題。當晚7點,黃志剛醫生趁回家吃飯的空當到醫院取藥并于12日一早親自把藥送上門。
1月27日上午,北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轄北居站正進行著科室日常疫情防控知識的更新培訓,護長馮燕紅突然接到電話,鎮面某片區出現有接觸過武漢旅居史的一名群眾,需要馬上安排醫護人員和村居的聯絡員共同前往排查。“這個片區的家庭醫生是我,我去!”北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還不待護長分配工作,一旁的醫生巫波榮主動請纓,隨后便急急忙忙地背起出診箱,頭也不回地前往排查地。
群眾回憶說,在北滘的巷子里,一個身穿白大褂,肩背出診箱的身影穿行著,嘴里說著各種安撫的話語,剛從這家出來,又急沖走進下一戶,他就是巫波榮。(萬家長)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