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今年的9月開學季,順德區各鎮街多所學校建成或升級改造,還引入了一批優秀校長和教師,讓優秀的教師培育出優秀的人才。“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第3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將視角轉到這些剛來到順德的“辛勤園丁”,通過質樸的筆觸、感性的鏡頭,記錄下他們的“開學第一周”,為教師們的教育情懷致敬。
□人物檔案
姓名:呂葉陽
年齡:23歲
任職學校及職務: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順德美的學校小學音樂老師
畢業學校:中央音樂學院
一周感言:第一次跟孩子們長時間地待在一起,是一個全新的體驗。發現孩子們都很單純、天真、可愛。同時,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快樂,也可以感染到我。
“morning,請說聲早,對,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拍拍肩膀、拍拍手、拍拍你來、拍拍我。歌聲悠揚,氛圍活躍。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順德美的學校小學二年1班的小朋友們在音樂老師呂葉陽的帶領下遨游于音樂的海洋。
這是她的第一周,帶著父母的期待和傳承,與新學校、新學生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跟著城網君看看吧。
長大后,我成為了你們
呂葉陽出身于書香門第,父母都是扎根教育行業多年的資深教師,父親是音樂老師,母親是數學老師。“我爸爸經常帶我看音樂鑒賞類的綜藝節目,所以我從小對音樂就有比同齡人更高的感知力。”呂葉陽說道,因為對音樂有天賦、有熱愛,她從初中開始就堅定地選擇了音樂這條道路,并且憑借著這份熱愛考進了中央音樂學院。
“每年都會有很多爸媽的學生專門來到家里進行探望和表達感謝,這樣的場景讓我感覺到教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呂葉陽從高中的時候開始就立志要成為一名老師,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呂葉陽在報專業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師范。在完成學業之后,也是遵從自己的初心來到了學校成為一名音樂老師。
“孩子們的活潑和熱情有感染到我,我覺得這對于我來說是源源不斷的動力。”呂葉陽分享道,看著孩子們在自己的引導下,一起歌唱、一起做音樂活動,孩子們特別開心,自己也會特別有成就感。
和孩子一起唱《早上好》。
讓音樂屬于每一個孩子
在課堂中,呂葉陽會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可以沉浸式地體驗和感受音樂,積累音樂經驗,提高孩子們的音樂實踐能力。
比如“體態律動”,讓孩子們用肢體去表達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身體打擊樂”,讓孩子們把身體當作樂器,敲擊出音樂里面的節奏,感受其中的速度。而“柯達伊歌唱教學法”,則更多是要求精準性,“唱得準不準確”“節奏唱得對不對”“呈現出來好不好聽”等等。
“孩子們可以感受到音樂的情緒情感和風格特點”。呂葉陽舉例,孩子們一聽到《國旗國旗真美麗》《紅旗頌》就知道歌曲是有氣勢的。他們會跟著音樂動、跟著音樂唱,自發地拍桌子,為歌曲伴奏。其實,在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學習到音樂常識。
而對于純聆聽的課程——欣賞課。一開始,呂葉陽是很擔心的,因為孩子們肯定坐不住。所以,呂葉陽做了課前設計,將音樂分成幾段,為每一段編故事,讓孩子們跟著故事去聽音樂。這樣,孩子們上課也不會特別枯燥,學習音樂也會更有積極性。
呂葉陽認為,音樂可能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
期待與順德發生更多的碰撞
音樂是一門美育的課程,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藝術類的課程可以讓孩子們多點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一定是學習的機器。”呂葉陽說道,現在提倡素質教育,注重孩子的綜合發展。
“孩子只要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想去做,愿意做,其實對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和思考能力都是有幫助的。”呂葉陽說道,音樂可能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
“一堂好的音樂課,孩子們開心,老師也開心。”呂葉陽滿足地說,在新一周的教學過程中,也體驗到了作為音樂老師的幸福感。
“雖然來了不久,但幸福感滿滿。”這也是呂葉陽到順德的第一周,她感受到順德是特別有魅力的地方,兼具顏值與內涵,景美人和,期待與順德發生更多的碰撞。
■系列報道
編輯:陳春雅、金易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