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示范案例(第二輯)》新書發布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公布20周年學術議,在云南省劍川縣舉行。
據介紹,示范案例征集階段有19個省份71個城市推薦了126個優秀案例,經過多輪評審,最終18個歷史文化名鎮、19個歷史文化名村入選示范案例,其中北滘碧江成功入選示范案例。
在案例交流環節,北滘碧江居委會副書記方志濠表示,將以古村落活化為契機,推動一批古建筑修繕與復建,持續挖掘文化新內涵,從多維度改善古村人居環境,用更多元、更創新的方式激活古村落文化、升級文旅形態,促進村落可持續發展。
自古以來,在珠三角一帶便有“順德祠堂南海廟”之說,而順德祠堂則數碧江的祠堂最盛,這在咸豐《順德志》里已記載。所以祠堂文化是碧江的最大特色,也是碧江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順德城市網網友“輝ge”攝
經初步統計,北滘碧江現有省市級不可移動文物22處,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2片,佛山市優秀歷史建筑5處,均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2005年,北滘碧江被認定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順德城市網網友“輝ge”攝
在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實踐過程中,北滘碧江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模式,政府部門成立了碧江古村落活化工作小組主導工作,邀請專業團隊組成碧江古村落活化專家小組,為北滘碧江的保護和發展出謀劃策。據方志濠介紹,歷年來各級政府累計投入財政資金約1.2億元,用于北滘碧江歷史文化保護與發展工作。同時,北滘碧江引入社會資金,以碧江本土歷史文化撬動公眾參與,形成了以古民居群為載體、公共服務建設為產品、反映碧江獨有文化特色的活化模式。
順德城市網網友“longlong”攝
交流會上,方志濠分享了北滘碧江在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的獨特經驗。一是以“古村活化”為導向,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規劃方式,推進重點保護、沿線修繕、成片改造,制定保護與整治措施;二是將底蘊深厚的宗祠文化與獨特嶺南建筑、民風民俗和文創產品相結合,用更多元、更創新的方式激活古村落文化,促進村落可持續發展,推動碧江文旅發展;三是建立社群治理參與體系,凝聚社會力量,組建專業團隊,開展社群治理項目,推動人居環境提升,同時動員居民參與公共事務,達到多方共治的社區治理目標。
順德城市網網友“LiLi”攝
《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示范案例(第二輯)》新書發布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公布20周年學術會議,是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指導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專業委員會主辦,劍川縣人民政府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辦的一次行業盛會。
編輯:張紫雯
來源:綜合整理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