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都是自己解決的,我們需要幫孩子處理的是情緒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王卉林) “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不要以成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要以平等的心態去溝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至關重要,但往往孩子的教育也讓很多父母頭疼。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父母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
昨晚(9月25日),由順德區德育研究會牽頭舉辦的“對話與成長——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在順德區世紀小學展開,當晚600多名家長來到現場學習交流。活動還特意邀請了順德區家事心理輔導志愿服務隊特聘督導師、顧問劉曉紅,為家長們解答與孩子在相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家庭教育是傳承教育,是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比如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等,學校則是負責教育知識的。”劉曉紅在開展主題演講之前,首先糾正了如今家庭和學校在教育方面存在責任對調問題,她說到,因為責任對調導孩子致兩方面都沒人管。
劉曉紅表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來自于父母,比如撒謊。“孩子最會察言觀色,很多父母喜歡用‘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等等之類的話威脅孩子,孩子聽多了也就信以為真,慢慢的就學會了說什么話父母不會生氣,漸漸就養成了撒謊的習慣。”
而對于孩子不愛學習的行為,劉曉紅也為家長們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孩子們一開始都很好學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經歷過,孩子3至4歲左右的時候,總是追著父母問這是什么啊,到了6至7歲的時候又會追著問為什么啊,但父母總以一句長大了你們就知道了敷衍了事。”劉曉紅表示,在這樣一次次剝奪學習的機會之后,孩子們對學習也逐漸有了抵觸情緒。
隨后,在互動環節中,很多家長都提出了自己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我的孩子偏食”、“我的孩子很任性”、“我的孩子寫作業很拖拉”等等,劉曉紅進行了一一作答。
劉曉紅告訴家長:“父母不應該告訴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而是引導他學習,給他創造學習機會,讓孩子來告訴你能不能做及原因。”很多家長們聽后都表示受益匪淺,“以前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太急躁了,總想讓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而忽略了孩子們的想法。”陳女士決心回去后,重新和孩子相處。
據了解,本次講座是順德區德育研究會成立之后的首次活動。“我們世紀小學是81家中小學理事單位中的一家,今天主題主要是針對于三、四年級孩子的心理成長問題。”世紀小學德育主任林美芳告訴記者,在暑假期間就進行了問卷調查詢問家長們想聽什么,解決什么,之后在根據反饋的情況針對性的請專家過來講授。
■相關報道
德育流于形式?成立研究會助力德育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