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相如是華興船廠的一位工程主管,他創作了10幅木板畫,由此引起工友及媒體的關注。
梁相如的木板畫有山水、樹木、人物等,畫中內容都是他用焊接工具一筆一筆刻畫上去的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未與梁相如見面之前,在前往七八一七工廠(順德華興船廠)的路上,巧遇了該廠的一位退休同事,記者問路說要找一位姓梁的師傅,老人家一下子就說出了梁相如的名字。后來才知道,原來梁相如是廠里的一位造船技術了得的好手,很多人都知道他。
梁相如是華興船廠的一位輪機工程主管,平時的工作都是與船有關。這次前往船廠尋找他,源自于他以木板為“紙”,創作了一些特別的畫。
造船師傅愛創新,創作特別木板畫
11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順德華興船廠門口,因不知道梁相如的具體位置,與他通了電話后,梁相如騎著摩托車到門口相接。梁相如略有些瘦弱,在他的身上似乎感覺不到藝術感。“我從來都不認為我有藝術感。”梁相如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因為他的心一直都是屬于技術的。
爾后,跟著梁相如的腳步,走進了他那個建于50年代的小辦公室。辦公室因物品較多,顯得有些凌亂,但掛在墻上的10幅木板畫卻特別的顯眼,一下子吸引來人的目光。
“這些畫是自己閑來無事用來打發時間的。”梁相如聊起他的木板畫時,略有些拘謹,他還不太習慣面對媒體,作為一位造船技術人員,他的生活低調,每天與船打交道,他沒有想過會被媒體關注。
梁相如平日的生活很規律,除了上班工作外,他最大的樂趣就是晚飯后到工廠后面的河邊釣魚。畫畫并非他的所長,用他的話來說,這些畫只是突發奇想的結果。從1976年至今,梁相如大半輩子都是與船相伴。
從一位什么都不懂的學徒到現在成為一位造船方面的技術好手,他向來信奉人生是靠奮斗的。為此,他喜歡鉆研,敢于創新,他能夠把一些在別人看來沒有的小零件創作再用,變廢為寶,這些寶包括他的自制臺燈,一些其他生活用品和他那些獨一無二的木板畫。
焊接工具為筆,兩年創作10幅木板畫
2010年春節前,由于廠里的安排,梁相如得了一些空閑的時間。在他的小辦公室里,突然有一天,他看到之前收集起來的一批用來包裝船設備的進口木板,想起之前一位友人提及到的,將電烙鐵燙在木板上,燙出來的東西不會褪色。記者了解過,燒熱后的電烙鐵具有焊接作用,電烙鐵主要用途是焊接元件及導線。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梁相如使用到電烙電也是有的,只是不曾在木板上操作過。
于是,梁相如想到了在包裝木板上畫畫,他找來一些圖畫作為參照,用粉筆將畫中的內容畫到木板上,然后再用燒熱的電烙鐵在木板上操作。一筆一畫地將粉筆畫的內容刻在木板上。2010年1月,梁相如的第一幅作品《憶江南》完成。這幅畫表達的是江南的美景,梁相如用電烙鐵把景中的小屋、花木、籬笆細致地畫了出來,還在旁邊提了幾句詞。
在隨后的日子里,梁相如創作的作品也越來越多,內容也由原來的花草描繪到對山水、人物的刻畫。畫里的內容也由參照其他畫作到自主創作。“哈哈,有時候想到什么就畫什么,隨心而為。”梁相如甚至笑稱,有些作品的內容,他都說不清是什么,可能是當時隨手一畫罷了。
在2010年到2013年2月期間,梁相如先后創作了10幅木板畫。這些木板畫當中,有一幅是特別的,那是梁相如唯一的文字作品,名為《傳承船文化》。這個作品是梁相如從自己經歷中總結歸納的船文化:永恒是真理、質量是信譽、工具是重點、安全是本錢、員工是關鍵、技術是保障、思路是前提、人生是奮斗。
梁相如把這幅字掛在辦公室的入口處,進來的人都能夠看得到。字里的一字一句都是梁相如幾十年工作的感悟。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