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類型
順德城市網消息(記者蔡夏陽 通訊員梁淑冰) 近日,大良的黃女士發現剛出生10天的寶寶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黃女士急忙將寶寶送到婦幼保健院,醫生診斷黃女士的寶寶為新生兒黃疸。
據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黃疸癥時常會出現在新生嬰兒身上。不僅是黃女士的寶寶,就在今年的8月24日,婦幼保健院新生兒急救中心也接到了患有黃疸癥的嬰兒。當時,患病嬰兒反應差,氣促加重皮測膽紅素500多umol/L。
接到患兒后,患兒被查出血膽紅素數值693.71umol/L,“核黃疸!這樣下去是會致命的。”新生兒急救中心主任黃潤忠果斷診斷,立即給予了四面光療,呼吸機輔助呼吸,并馬上進行換血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奮戰,終于成功挽救了孩子的性命。
當談起孩子的情況時,孩子父親仍然心有余悸。“沒想到就是一個黃疸,差點丟掉孩子的生命!”
事實上,很多父母由于對黃疸癥缺乏了解,往往孩子出現患病癥狀時,未能作出有效的判斷。對此,黃潤忠表示,新生兒黃疸就是因血中游離膽紅素與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導致,游離膽紅素具有較強的親脂性,能透過細胞膜,當它進入腦組織后,可產生膽紅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膽紅素腦病。
“膽紅素的神經毒性作用是阻斷腦細胞線粒體的氧利用,使腦細胞的‘呼吸’和能量產生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腦的正常功能。”黃潤忠介紹說,臨床上通常以血清膽紅素濃度來估計核黃疸的危險性,一般認為血清總膽紅素濃度高于342μmol/L(20mg/d1)時有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危險。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