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醫大學子自彈自唱傳民間藝術

自制明信片熱賣中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何燕金) 從陌生到了解,從完成任務的心態到產生興趣,從放棄到堅持……南醫大學子近三個星期的“探索順德民間藝術”之旅將近尾聲。昨日(4月26日)該活動的成果展以明信片的形式,記錄著同學們的探索歷程。
據了解,這次“探索順德民間藝術”是南醫大團建27期課程的主題內容,該課程約60名同學從4月9日便開始踏上了他們的探索之旅。他們分成15個小分隊到各個鎮街展開搜索,大良魚燈、草艇競賽、人龍舞、鑼鼓柜、廣繡、龍舟藝術、馬崗版畫等都在探索之列。
回想起當時找尋馬崗版畫的路途,參與的學生李潔文深感“迂回曲折”。她告訴記者,最初他們知道有馬崗版畫,是此前在順德人家吃住家菜時,得知馬崗版畫是一個很有歷史的民間藝術,而馬崗剛好有一位依然健在的老太太之前學過馬崗版畫。
隨后,李潔文的小組便出發尋找這位老太太,“老太太是找到了,可惜她已經98歲了,記憶很差,又有嚴重的耳背,我們很難獲取什么信息,只記得老太太一提到馬崗版畫,就會說‘沒了,沒了’,所以我們也只能從其他途徑找尋了。”
“記得探尋的第二天下很大的雨,我們一個下午,走遍馬崗市場那一帶地方,問了無數個人,甚至有些是馬崗人,他們都不知道有馬崗版畫。后來我們又到圖書館、順德的一些藝術館問過,都得不到第一手資料。”
“探尋第三天,我們找到馬崗行政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一位比較了解馬崗版畫的義工康叔。雖然我們從康叔口中了解到關于版畫的一些事情,但我們還沒找到馬崗版畫的真跡,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幾乎‘絕望’了,還在考慮要不要換另一個內容。后來過了幾天,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馬崗村的前任書記收藏了一塊很珍貴的版畫,于是我們馬上找到這個書記,才終于看到馬崗版畫的真面目。”
“這次的探尋,我們是完成得最晚的一個小組,別人兩三天就結束了,而我們足足用了十天時間。不過我想我們的收獲也是最大的。”李潔文告訴記者。
負責團建27期課程的喻睿哲,也是參與其中的一員,她告訴記者,“探索順德民間藝術”活動讓他們對順德有了更多的認識,以前對順德的了解幾乎是空白的,因為大部分的南醫大學生都不是順德人,而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南醫大與順德產生更多的聯系、更多的感情。
“將我們這次探索活動的成果以明信片形式展示,也是想將順德文化傳播得更遠,這也算是我們的一份責任吧。”記者了解到,“探索順德民間藝術”主題分享今天(4月27日)還將在順峰山公園舉行,如果你也對南醫大同學們的探尋經歷感興趣,不妨到現場多多了解,也多多支持順德文化。
(編輯: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