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涌小學全景
仙涌小學近景
仙涌公園樹木甚多,也有不少假山(圖片由“逍遙老鬼”拍攝)
仙涌公園池塘中有亭有廊
仙涌公園內還有噴泉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鄒建華) 陳村是個千年花鄉,人們往往記住的是著名的陳村花卉,或者花卉世界,但“千年”二字無疑表達了陳村鎮的古老與歷史感,走在陳村仙涌,陳村的歷史感與古樸氣息便能盡現,仿似世外桃源。
仙涌,唐末開村,環村河涌,呂祖舊游,遂稱仙涌。幅原5.2平方公里,仙涌大道及過境的文登公路,東接白陳、西通佛陳公路,花卉大道通往陳村花卉世界,3000多畝的大花園三網縱橫。
來到仙涌首先看到的是一條河涌,涌邊有茂密的榕樹,涌邊的榕樹長滿了須根,若百歲之老者。這幾棵榕樹完全可以成為一景:中間一棵老榕樹,旁邊依偎著兩棵年輕的,有些像一個偉大的母親,正在安撫自己的兩個孩子。
河涌的水算干凈的,幾乎沒有漂浮垃圾,來過仙涌的人大多會說仙涌與逢簡水鄉有得一比。除了干凈的河涌水,仙涌之古居、古樹、古橋與逢簡水鄉也是有得一比。在河邊,時而能見到老者在石凳上,乘著樹蔭休憩。河中還能看到一片荷花,荷花開時自然更美。
往里走便能看見朱氏始祖祠。朱氏始祖祠于明萬歷乙酉年(1585)為祀奉始祖圣公朱埾(族譜載朱熹第三子)而建,2006年重修。仙涌村民朱永新藏有《仙涌鄉朱氏編修家譜》,光緒二十四年(1888)手抄本。說明朱熹第三子為始祖。始祖名朱埾,字敦善,號泰峰,宋紹熙末年自南雄徙居南海。
而后便是仙涌小學了。仙涌小學始建于民國末年,有60多年的歷史了。學校門前綠樹成蔭,碧荷映日,生機蓬勃。這里集20世紀40年代、90年代及新擴建的21世紀新校區于一體,銘志教育滄桑。20世紀40年代的老校區 ,已被列為順德區文物保護單位。
鐵制的正門四個圓形字——“三景校園”。“三景是怎么來的呢?原來,三景非三種景色,是該校變遷的三種記憶:校道右側低矮的兩排黃色建筑物于1948年建成,是早期的仙涌小學;校道左側三層水泥建筑物于1993年建成,是仙涌小學的第二次改建;校道前面運動場旁邊的建筑物于2010年建成,是現在的仙涌小學最新校區。
仙涌小學舊校區部分叫紫陽學校,為仙涌鄉親1948年共同建設,命名紫陽學校,并請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字。“紫陽”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字號,于右任則是跟隨孫中山參加革命之人,是中華民國的元老,三民主義的忠實信仰者。
來到舊校區,如同時光倒流。低矮的瓦房,白灰掃過的墻面。仿佛見這樣一組場面,上課了,老師敲響了上課的銅鑼。學生急忙從外面的操場上跑回自己的教室,個個都安安靜靜地坐好等待老師的到來。時而傳出朗朗的讀書聲,時而會聽到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上一代的仙涌人就在如此簡陋的學校當中度過了他們短暫的童年。
紫陽學校旁邊新建了各類運動場地,新教室能安裝了空調和多媒體,舊校舍已不作為教學場地僅作游人參觀之所。紫陽學校與90年代的、21世紀新學校形成強烈對比,反應著當時教育的滄桑變化,幾代的教育人,曾在這里于學生一起成長,紫陽學校也已是教育學生珍惜如今美好生活的教材。而整個仙涌小學可謂中國校園文化變遷的一個縮影,值得保存、愛護及回味。
緩緩走出仙涌小學,仙涌公園會讓人驚喜。仙涌公園是陳村出名的景點,是陳村八景之一。公園里樹木繁多,樹木成蔭,且經特別設計,處處是美景。公園里還有假山、河涌、噴泉、走廊、池塘。公園的水中有荷花、睡蓮等。在這一片寧靜的休閑勝地,下棋的長者和嬉戲的小孩更顯得此處的和諧美麗。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