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心理輔導老師為失足少年進行思想輔導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感謝順德檢察院和東菱集團給了我改過自新的機會,我在這里工作很順心,和同事領導溝通都很好,以后出到社會定會好好做人,通過自己的雙手努力在社會上立足。”今日(1月22日)上午,在廣東東菱凱琴集團“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經過近半年的人性化改造后,17歲的劉榮(化名)認錯態度誠懇,表現良好,拿到了順德區檢察院批準釋放的不予起訴書。
“挽救一個人,帶動一群人的改變”
當日上午,勒流東菱凱琴集團舉行“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掛牌儀式,順德區人民檢察院黎明副檢察長一行前往東菱凱琴集團,參觀考察了“順德區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看望了該基地兩位涉輕微刑事案件的外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劉榮和陳一(化名)去年分別涉嫌盜竊,毆打他人案被公安機關拘捕。但后來由于被盜竊物品已物歸原主,被毆打人經鑒定為輕微傷,兩個少年認錯態度誠懇,經檢察院把關審核和專業的專家心理評估后,決定將他們送到東菱凱琴集團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進行教育改造。
據了解,東菱凱琴集團“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是順德區第一家針對失足涉罪未成年人的關愛基地,于2013年8月份成立,旨在為他們提供一個學習、工作以便重返社會的機會。
黎明坦言,檢察機關與企業合力推行“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需要冒一定的社會風險,“即便這樣,我們也要想辦法盡可能多的把符合條件的涉罪未成年送到企業中進行改造,監獄是人間地獄,我們的涉罪青少年應該得到更為人性化的改造。只要能挽救一個人,就能帶動一群人的改變,讓他們在企業進行人性化改造,這是當今司法改革要思考的問題,也是當下犯罪低齡化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順德城市網記者從順德檢察院了解到,目前順德有兩個“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另一個設在萬和集團,于2014年初成立。目前,東菱凱琴集團“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已幫助8位失足少年重新走回社會正道,萬和集團則在去年幫助了4位失足少年改過自新。
企業關愛:失足少年更需社會關懷
在“順德區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的設置計劃里,會有紀委、團委、勞動保障組、思想輔導組、生活監督組等專門人員跟進失足少年的受教育改造變化情況,并及時上報反映。每一個進入關愛基地的涉罪未成年人,最少在基地度過3-6個月的教育改造。
東菱凱琴集團黨委書記張寧和坦言,失足涉罪未成年人這一頂“帽子”某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他們重返社會,但如果無法正常重返社會,就很容易再把他們推上犯罪道路。“這樣一個未成年人關愛基地極具創新性,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和關愛,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注和幫助。”張寧和說,失足少年更需社會關懷,這對失足少年而言是人文關懷所需,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所在。
據了解,失足少年在企業工作改造過程中也是同工同酬的,生活起居和正常員工一樣。“我們要確保他們不被歧視,他們和普通員工是一樣的正常上下班生活,使之學習勞動技能,轉化思想,從而為其踏上社會參加工作搭建平臺。”張寧和說到。
少年失足,補了“羊牢”也需做好預防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不僅僅是順德,全國各地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都增加了很多,市民對未成年人的成長十分擔憂,對各方的教育模式也產生了質疑。
而網友們也分析了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幾個原因:其一,未成年人認知的事情不多,法律也懂得不多,對于犯罪情況并沒有自己的理性判斷和行為;其二,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很容易導致未成年人的心理發展不成熟;其三,學校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引導不到位,對其成長關注不夠;此外,社會環境也會讓未成年人一不小心就“走錯路”,整體氛圍不容樂觀。
除了網友們分析到的原因,還會有其他的原因,張寧和也坦言,無論是什么原因,事實上,未成年人的未來是多個方面共同的責任,而且,很多犯罪情況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
網友“河東獅吼”便提議,可以一個好一點的方式和渠道,比如在家里,父母有個記錄孩子成長的途徑,包括性格和學習等評價;在學校,老師要定期反饋信息給家長,而警察應該定期走到學校宣傳,形成一個良性溝通循環鏈。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