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神好少年
“18所小學的學生們有機會學習永春拳了,這項活動過后,杏壇的永春拳‘小學教學’就基本實現100%全覆蓋了(每個小學都有學習點)”說到這點,杏壇文化站站長陳文莊感慨:“杏壇要練好‘內功’,擦亮永春拳這張底蘊深厚的文化名片。”
4月22日,杏壇鎮桑麻小學的禮堂舞臺上,一個個矯健的身影掠過,永春拳的精、氣、神被永春弟子們演繹得淋漓盡致。當天,杏壇鎮“傳承永春文化,展現校園活力”永春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就在此舉行。
此舉一是為了倡導全民健身,弘揚傳統武術文化,推廣和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永春拳”。同樣,也希望通過活動加快推進杏壇鎮各小學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改革,形成特色化辦學格局。
杏壇永春進校園正式啟動
成立教練組,學“偏身拳”和“伏虎拳”
由鎮宣文辦、教育局、文化站、陳華順永春拳武術總會等聯合主辦的活動將在接下來大半年的時間里將永春拳走進杏壇鎮18所小學。啟動儀式后,從4月24日—10月中旬由每個學校派出學習永春拳的2名教師和30名小學3年級學生跟隨永春總會的1名教練學習永春拳的“偏身拳”和“伏虎拳”,傳承傳統武術文化。
具體來說,杏壇文化站成立永春拳教練組,永春拳的教練將每周到校2次開展永春拳教學,其它時間由本校的老師進行帶隊開展練習,哪一天到校開展教學,由永春拳教練與學校協商(由于每個教練對多間學校,各校盡量配合教練去安排),每次上課時間是1.5小時。現教練組有6位教練,每人負責3所小學。
值得一提的是,師生培訓之后,在今年10月下旬,預計將在杏壇鎮昌教小學開展各校代表隊間的比賽。
學永春不僅強身還能讓你更專注
為什么選擇在小學推廣永春文化呢?陳華順永春拳武術總會教練黃文濤提到:“一般來說,小孩子的領悟力高,可塑性強,更容易成‘大家’。另外,學永春不僅是學拳術,更是傳承謙遜、踏實、勤懇等優良品質和永春內涵,這些文化的傳承希望能從娃娃抓起。”
據了解,杏壇是遠近聞名的“武術之鄉”,現在學習永春拳的市民遍及各個年齡段,鎮內也有校園學習點、大中小型武館等多場地提供給市民學習和練習。陳文莊表示,今年的“進校園”系列活動結束后,永春拳學習的基礎力量可以說打好基礎了。
現讀六年級的梁峻瑋從5歲開始練拳,現在的他可以將一套小練拳在舞臺上“耍”得行云流水,輕松自如。他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后都會主動堅持練習20多分鐘永春拳,多年如一日。梁媽媽也欣慰地說道:“最初的想法就是強身健體這么簡單,但現在孩子受到的影響特別大,做每件事都很專注、人也很有禮貌。”
推動特色化辦學,杏壇永春要走向全世界
現在“特色化辦學”是教育界的一個熱詞,在學習文化課之外,每個學校都希望自己有不同于其他學校的“特色”、“特長”領域。據杏壇鎮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陳新強介紹,杏壇一直有“足球”和“永春”兩大文化名片,此次永春進校園,也將能很好地推動杏壇的特色化辦學,體現學校教育的差異性。
同時,杏壇還有意讓文化名片——永春走進順德的各大鎮街,并走出順德、佛山,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既是文化站站長,同時也是永春弟子的陳文莊提到,“十三五規劃中顯示,佛山要打造‘世界武術之城’,杏壇也希望搭上這座‘大船’,將永春文化更好地傳承、發揚。” (王文莉)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