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11月,順德區被確定為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21個試點縣(市、區)之一。順德區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程中,以服務群眾為核心,以志愿服務為抓手,積極開展傳思想、傳文明、傳文化實踐活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以系列報道的形式,走到現場,傾聽心聲,真切感受群眾的獲得感,真實記錄順德文明實踐的足跡和成果。
昨日(7月15日)下午,在均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書畫室里,正照常開展硬筆字書法課,十來個年過半百的婦女重回學堂,坐在課室里安安靜靜地寫字。與此同時,在旁邊的棋牌室里,五六桌老人在三臺大吊扇下玩牌聊天,其樂融融。兩群老人互不打擾,各享其樂,像這樣安詳和諧又充滿生活滋味的畫面,在均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天都在上演,一天一個樣。逢周二、周四便是粵曲課,逢周一、周三便是書法課,另外,還有手工制作、專題講座等活動在實踐站開展。
學員們正專心上書法課。
今年70多歲的張阿姨是這里的常客,她不僅參加了粵曲班,還參加了書法班。盡管住在十多分鐘車程外的倉門社區,但不影響她上課的心情。“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東西,發現自己寫字漂亮了很多,也結交了很多的朋友,跟他們一起上課、聊天,非常的開心。”用她自己總結的一句話就是“一三寫字、二四學粵曲、星期六日陪孫子。”據工作人員介紹,自從實踐站落成后受到老人強烈喜愛,早上八點半開放,八點鐘就有人在門外徘徊。“他們有些人很早就過來等著上課了,這里環境又好,又有空調,還有陪著說話的人,他們很愿意來。”書法課的陳老師說。
“一張圖走遍‘均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題元素。
城網君了解到,該實踐站今年3月份在原來社區老人活動中心的基礎上完成了升級改造,修復了老舊建筑,重設了內部空間,增配多個功能場室如電子閱覽室、書畫室等,解決了社區居民文化休閑、活動娛樂、教育提升等多方面的需求。張阿姨表示,升級改造之后,室內的各方面都規范了許多,特別是墻上的裝飾,讓人一走進來就感受了新時代的氛圍。走進去,即可看到“一張圖走遍‘均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題上墻元素,將文明實踐站的內容盡攬其中,條例清晰地呈現。
負責人梁葉華介紹,均安社區作為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范點之一,在建設過程中,以志愿服務為抓手,整合運用現有資源、靈活設點布局,著力打造“一站一園五平臺”的“七個一”服務陣地,為文明實踐活動正常開展和傳播提供有效載體。其中,建設志愿服務站、黨群活動中心、黨員活動室和黨建公園等多個服務場所,以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轄區志愿者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
包粽子慰問活動。
據悉,均安社區目前共有200多名志愿者、4支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積極與單位企業結對共建,以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團體參與進來,壯大志愿隊伍。今年3月份以來,該社區就組織了轄區志愿者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黨群學雷鋒便民服務活動、關愛白血病兒童活動、“六一”包粽子慰問活動等等志愿服務,志愿服務已成為均安社區百姓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組成部分。
新時代文明實踐臺賬。
值得一提的是,為規范化管理以及更好組織和開展均安社區志愿服務,他們還設置了一本本精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臺賬,“管理制度”“志愿者申請表”“志愿者名冊”“領導架構”“活動簡報”“活動計劃”六個內容一應俱全。梁葉華表示,接下來希望能夠擴大志愿服務范圍,增加場室,開展各項主題活動,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李積麟)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