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積麟
連日來,我與所有同事一樣,成為了這場抗疫中沖到一線的人。很多溫暖人心的故事不斷充盈著我的內心,環衛工人僅有3000元卻要捐出1000、每天都有企業在刷新馳援清單、各小學自制加油小視頻,各條陣線的黨員拋開家庭義無反顧……身為一名95后,對兒時發生的非典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現在親歷這種種,算是為我的人生經歷上了一課。這里面有激動人心的,卻也有一些酸苦辣。
記得2月2日,我隨勒流街道“兩代表一委員”到勒流某村居慰問一線黨員志愿者。那天天氣又陰又冷,在一個村的卡口處,八九名黨員志愿者在為過往的人員測體溫。本來一切順順利利,誰知過來一騎著摩托車紅衣女子,不過兩句話就對一名年輕女志愿者破口大罵起來,態度極其囂張。
村委書記見狀過來調解,可那女子依然不依不饒,甚至開始懟起了在場所有的公職人員,最后好像勝利一般地騎上小電驢走了。我想,那一刻所有人的都會感覺很受傷。
村委書記說,這個卡口連接兩個村居,所有路口封了,唯此路口出入,人流量很大,這里的志愿者3班倒值守。每一名志愿者都是頂著冷天、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為社會奉獻,就這一點就值得被所有人尊重。
我再回頭看這段時間以來,自己感受的點點滴滴。因自己日常負責政法線,公安干警是我接觸較多的群體。每天睡前刷朋友圈的時候,我看到的畫面很多是寒夜里他們端著一碗泡面,24小時他們無時無刻不在一線。再看一線醫護人員、黨員、志愿者……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我心里想,幸好這紅衣女子只是極少數,疫情當前,沖鋒陷陣的一線戰士得到社會的理解、溫暖還是更多一些的,希望志愿者們也是這么鼓勵自己的吧。
村居是抗疫最重要的一個陣地,這段時間以來區各個部門也不斷派員支援鎮街、村居。2月5日,我隨區宣傳、文廣旅體局派駐鎮街的干部來到陳村鎮赤花社區。那天,我們到了社區辦公室,黨委書記以為我們要開會,立馬做會議安排。見狀,我們忙說,:“我們不開會、不開會”,大家伙都憨然一笑。我注意到,這位社區書記年輕的臉龐頭上卻白了不少頭發。
一了解,其實基層壓力確實不輕。這段時間以來,忙到凌晨后是常有的事。基層人手不足,可是要管的人、事卻不少,難題也不少。這位書記說,赤花社區4個樓盤就有2萬人,光靠村委會的人怎么查得過來呢?在疫情剛開始時,各部門的不同數據表格需要填寫,光是數據上報,常常讓村委會工作室的燈從早上八點亮到晚上九點。還有,一些分派的物資數量上足夠,但使用效率不高,有些用過幾次就不能用了,導致基層物資不足,也令人頭疼。不過慶幸的是,現在局面有所好轉。有了數據統一收集口徑,案頭功夫少了些,區屬部門派駐干部到基層,也能夠幫助解決一些問題,只是防控的壓力依然是巨大的,一絲一毫都不敢放松。
抗疫緊張,全方位的措施都在加大力度地鋪下去,在這樣的背景下,工作交叉重復、基層人手不足、管理手段不完善等情況都有可能出現。但防疫工作就是在各種狀況出現后,一次次調整、協作、溝通、試行中不斷完善、不斷成型的,這也是我走了基層的最深刻感受。
盡管背負著壓力、風險,但是他們的臉上依然寫著勇敢,腳下踩著風火輪,守衛在每一個角落,而作為每一個普通的我們,又怎能失去信心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