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尋鷺·尋路》鏡頭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蔡夏陽) “你知不知道,在都市叢林中,有這么一片綠洲;你知不知道,在這片小小的綠洲里,有這么一群鷺鳥;你知不知道,常伴這群鷺鳥的,有這么一個人。”和著歡快的背景樂,熒幕上的鷺鳥展翅翱翔,主持人何明慧向觀眾講述著“鷺鳥天堂”的故事。
昨日(8月18日),由6位順德本地大學生錄制的微電影《尋鷺·尋路》在順德梁球琚圖書館公開試映。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該片講述了順德人冼銓輝十五年的護鳥故事。
“鷺鳥天堂”的故事
倫教雞洲永豐,有一片面積近200畝的竹林,竹林外圍有一條人工開挖的河道,總長度達到2.5公里左右,看似非常不規律。搭棚工出身的冼叔,在1999年承包了這片地種竹子,他的初衷只是為自己的搭棚隊弄到更多更便宜的竹子,沒想到竹林長起來后卻引來了一群鷺鳥“客人”。2001年以后,竹林里的鷺鳥已經多到上萬只,逐漸成為一個小小的“鷺鳥天堂”。
然而時至今日,鷺鳥雖是這片林子天空的主人,然而它們的命運卻掌握在每天太陽落山到夜里八九點鐘這段時間里響起的槍聲中,成群結對的鷺鳥都會在這段時間飛出竹林尋覓食物,他們卻不知早已被埋伏在林邊的獵槍悄悄瞄上。這些年,冼叔為阻止盜獵,挖出了“護城河”,建起了圍蔽,養了20多條狗,還筑起3層樓高觀鳥臺,安裝了警報器,派工人上樓巡邏,但收效甚微。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冼銓輝眼看著這塊土地的租期只剩下5年,他便想盡辦法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么一個“鷺鳥天堂”,他多次打電話向林業部門求助,并親自跑到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去說明情況。今年冼銓輝通過2013關愛大學生公益行動“青春夢想營”,拍攝了一部關于野生鷺鳥的微電影來呼吁保護野生動物,他說:“未必是要保住林子,起碼讓更多的人保護鳥兒,不要再獵殺了。”
“鷺鳥天堂”的微電影
冼叔的故事由6名大學生執導,在短短十天的拍攝過程中,這個小隊伍真是受盡了挫折。活動開始后,隊員們開始寫策劃方案,討論劇本并尋找攝影公司。剛開始諸事不順,被攝影公司拒絕、小組為劇本爭執不下,隊員們熬夜加班,進展緩慢,大家十分焦慮。
更讓他們無奈的是,順德上周遭遇臺風來襲,陰晴不定的天氣給他們的拍攝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圓夢小組組長何明慧告訴記者:“對于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真的是一言難盡,最大的感觸便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拍攝期的延誤,直接導致他們只用了一天去做后期制作。在微電影播放完之后,隊員張慧玲說:“如你們所見,我們的微電影相當稚嫩。”
然而臺下的觀眾并非是這種感受,因為,他們從電影中看到了這群大學生的用心,也感受到了他們為冼叔圓夢的迫切。順德藝術創作院專職研究員羅袆英說:“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細節都能夠打動我,但是還可以從更為深層的角度去設計劇本,比如冼叔與這片樹林的故事,這樣,才能夠喚起大家的環保意識。”
學中文專業的楊女士告訴記者:“這部微電影被這么一群非專業人士的大學生拍出來,的確已經很不錯了,雖然腳本比較粗糙,畫面對比度處理有欠缺。”楊女士建議,在微電影的最后添加一些相關數據,簡單明了,并且有說服力。對于眾多人的獻言獻計,圓夢小組告訴記者,他們接下來將會結合這些意見將微電影進行修改,然后會在一些電影院播放,他們希望,外界通過關注這部微電影,讓環保意識深入到人心。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