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昨日(6月5日)早上9點30分,在容桂東湖公園中心河,12支經過精心“打扮”的龍舟以及一支鳳艇一一亮相,這天舉行的是容桂過端午慣有的習俗活動——彩龍巡游,又稱游龍。
出場
老順人講游龍
人物:關顯流
簡介:容里社區居民,龍舟鐵桿粉絲,擁有將近40年的劃龍舟經驗。
在關顯流的記憶中,自己還是孩童時,村里過端午節有兩樣節目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賽龍舟,二就是游龍。以往一到端午節,村里就會舉行游龍活動,村民皆停下手中勞作,聚集在游龍的河岸,等著游龍開始。
后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順德盛行的龍舟比賽被禁止舉行,當時龍舟因被視為封建物品而遭到銷毀。關顯流所在的容里有部分龍舟亦避免不了被銷毀的命運,與此同時還有部分廟宇遭到破壞。文化大革命后,容里只剩下了8間廟,根據容里人的習俗,凡有廟就一定要有龍舟。
改革開放后,容里居民紛紛集資,分別為自己所屬的廟堂買入龍舟,自此以后,每年的端午,容里必定有8支龍舟匯聚一起,參加游龍比賽,展示各自的美態。昨日,容里那8支龍舟又再一次匯聚一起,與此同時一起參加這次游龍的還有來自容桂桂洲的四支龍舟以及一支由女性組成的鳳艇。
競美
8龍競美展風姿
游龍與賽龍舟不同,游龍實際上就是一場龍舟比美。
關顯流介紹,游龍跟賽龍舟不一樣,除了有運動員和龍舟外,游龍的花式還有很多。包括要有精美的羅傘、頭旗、龍頭、龍尾、鑼鼓,還要配以音樂等。此外,龍身本身的造型、裝飾更是為競美的重頭戲。
為此,昨日現身游龍活動的12支龍舟當中,每一支龍舟都是經過精心打扮。龍頭被刷得鮮亮多彩,龍須被梳得直溜,在微風的吹拂下,隨風擺動。龍舟的尾部都紛紛戴上了彩花,而立于龍舟上的羅傘、頭旗等爭相斗艷。運動員們把他們的龍舟駕得特別起勁,來回互相比美,引得場上的觀眾吹呼聲陣陣。
場外
四歲孩童玩飄色
昨日的東湖公園除了精彩的彩龍巡游外,還有飄色、鑼鼓柜等表演。飄色是順德一項傳統的民間藝術,今年,容桂四基成立了一支飄色表演隊伍。
四歲胡凱淳就是其中一位小演員,與他一起學飄色表演的還有另外8位小朋友。昨日的表演中他扮演的是一位清朝的皇帝。只見他頭上頂著一條清朝男子標準性的小辮子,身著“龍袍”,坐在表演柜上。 這是小凱淳第4次登臺表演,由于天氣炎熱,這位小“皇帝”一直不安分地扭動著,幾經爸媽一番勸說才安定下來。胡凱淳的爸媽也是本次飄色隊的工作人員之一,主要負責推飄色柜。
此外小凱淳的奶奶也在表演隊里,她是健身隊隊員,這一天小凱淳一家齊齊“披甲上陣”參加表演。
□梁雯雯 通訊員 廖海棋 (編輯:林和)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