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海梅) “通過良性的溝通協調機制來加強大良與周邊鎮街以及新、舊城區的聯系,并通過資源整合將所有建設功效最大化,不僅可以為區域協調發展創造更多的動力,也是大良發展空間提升的必要手段。”順德區委常委、大良黨工委書記馬洪勝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這樣表達他的思考,而這樣的思考同樣出現在他的提案里。
在提案中,馬洪勝特別建議相關鎮街的融合共建首先要從交通建設開始突破。大良與容桂的聯系通道被列為重要內容,根據相關規劃,大良與容桂將會增加祥和路過江隧道和金沙大道跨江大橋,為拉動德勝河北岸的整體開發,應當優先考慮實施金沙大道跨江大橋建設。
大良與勒流的連接也存在類似問題,新良勒路從紅崗古樓口接105國道及紅崗路開始,向西穿越大象山,接倫桂路,能有效緩解大良與勒流交通瓶頸問題,有效分擔鳳翔路的交通壓力,“但要發揮真正通道功能,必須先行解決105國道紅崗鼓樓路口立交改造問題”。
事實上,這些問題也成為昨日大良討論組代表們談論的重點,特別是關于105國道最受關注。人大代表、紅崗居委會書記陳潤鑄就談到,105國道將紅崗硬生生地割成了兩半,且中間沒有任何通道,對發展和管理都帶來非常大的被動。因此跨線橋、人行天橋或者隧道顯得非常有必要。新滘代表也反映,雖然同樣付出,但是享受不到便利,新滘人流不少,但是105國道的現狀卻連個馬路都過不了。
對此,馬洪勝一一與代表互動交流。馬洪勝表示,這些問題都已經列入考慮范圍,有些項目也已經開始規劃。馬洪勝還特別提醒代表們,除了每年兩會期間提意見,也有充分利用常規的渠道,比如通過黨代表工作室甚至是時興的微博,始終保持溝通,讓大良的發展不僅僅成為少數人的事,而是每個人都能參與推動的事情。
■大良2013
馬洪勝:要有“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危機意識
摘要:“從順德的角度定位大良是人才集聚區、城市高潮區和文明首善區;從珠三角的范圍講要打造文化名鎮、文明名城,對于順德而言大良最有優勢;從老百姓的角度,大良是投資洼地、財富高地。”順德區委常委、大良街道黨工委書記馬洪勝讓人耳目一新的“三個定位”讓現場采訪的記者印象深刻。
馬洪勝說,作為區政府所在的鎮街,確實有著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事實也確實如此,比如全區的重點項目都會先放在大良,比如順德新城、南方智谷、一河兩岸等項目的推進。
因此,保證區域的發展特色和均衡發展是大良現實條件的客觀要求,既要積極配合推動區里的戰略實施,也要有具備個性適合發展的自選項目。也只有保持這樣的雙輪驅動,大良才真正能實現符合發展要求的可持續特色發展。(詳細)
(編輯:林和)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