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昨日(4月20日),順德區氣象局局長吳永忠就日前強對流天氣過程中氣象預報服務的若干問題通過本網向市民進行了解釋。對于市民最為關注的為何收不到預警信息的問題,他表示,如果向全區所有市民都發送信息,耗時太久,而且因為對于局地性和突發性的強天氣預警效果不明顯,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損失。
監測密度還不夠 難免漏網
順德城市網:為什么不能準確預報龍卷風等極端強對流天氣?
吳永忠:天氣預報作為一門預測學科,迄今只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可以說還很年輕。和所有與自然界打交道的學科(例如地震、地質等)一樣,它也存在一個局限,就是存在不確定因素。目前,還無法做到百分之百準確。
雷雨大風、冰雹、龍卷等災害性天氣具有突發性強、生命期短、尺度小等特點,盡管目前佛山的氣象監測網絡在“十一五”期間有了很大發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我們的自動站監測密度達到25平方公里一個,但是對于范圍只有幾百米的小尺度的極端天氣系統(如:龍卷等),難免會存在“漏網”的現象。
另外,對于小概率事件,因其發生的個例比較少,可借鑒的經驗和技術資源十分有限,這也增加了預報的難度。
發完短信6個小時 預警時效3小時
順德城市網:為什么很多市民收不到預警信息?
吳永忠: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市的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包括有:電視、電臺、12121、氣象服務電話、氣象網站、氣象信息電子顯示屏(LED)、手機短信平臺和報紙等多種渠道。由于每種媒體都有各自的傳播優點,但是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出于防災減災的需要,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強調多管齊下,多渠道發布;確保將最新的天氣情況和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手中,為科學防災減災提供幫助和指導。
公眾經常會質疑,為何不發布手機預警短信?這與目前手機短信的發送速度有很大關系。當前,按我局應急平臺手機信息的發送速度每秒鐘在50條算,如果按照順德區100萬用戶發送計,至少要6個小時以上才能發送完。而對于局地性和突發性的強天氣,預警時效往往只有0-3小時。也就是,預警短信還沒有發送完成,強對流天氣已經結束了。這樣,短信不僅無法起到預警作用,還可能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和損失。因此限于預警短信發送瓶頸,目前還無法做到“點對點”的服務。所以,當氣象部門預報未來幾天天氣不穩定時,請社會和公眾多留意電視、電臺、12121、氣象網站等渠道。
不存在只給收費用戶發預警的情況
順德城市網:天氣預警短信是否僅給收費用戶發?
吳永忠:前面說過,大規模預警短信發送存在發送時間限制的瓶頸。對于天氣應急預警類的短信,我們一直以來只通過應急短信平臺發送給區委區府辦、三防、各鎮(街)、村居及學校、地質災害巡查等人員發送預警短信,盡可能構建我市氣象防災減災網,不存在只給收費用戶發的情況。
將有氣象頻道 市民可24小時查詢
順德城市網:據預報,本周五順德將再遇雷雨天氣,如何提高預警能力?未來氣象局將有哪些改進措施?
吳永忠:首先,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短信發送速度。再一個就是整合公共顯示資源,增強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另外,氣象頻道將在我市落地,順德市民屆時可以24小時全天候查看到相關信息。我們還將設立規章制度,建立相關負責人的信息通報機制,當收到災害天氣預報預警時采取相應措施,也歡迎廣大市民的監督!
□張志偉 鄧云 (編輯:平川)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