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受4月17日順德雷雨風暴的影響,市民對自然環境的安全越來越關注。昨日(4月19日),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舉辦了“關注地質災害,加強城鄉防災”的活動,對順德勒流、杏壇、大良等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檢查,同時切合第42個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周,以“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為主題進行宣傳。
238處地質隱患“埋伏”順德
據了解,2006年順德調查到的地質災害全區的總數為90處;2009年6月山地專項地質災害調查,地質災害總數達238處。短短三年,全區地質災害總數增長了164%。
記者了解到,這幾年,順德區共發現地質災害或隱患點238處,其中已發地質災害129處,不穩定斜坡109處。而地質災害規模除1處滑坡與3處地面沉降為中型外,其余234處均為小型。在已發地質災害中,以崩塌居多,達65處,其次為滑坡與地面沉降,分別為30處與32處。到目前為止,全區已治理地質災害隱患點約40處。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市順德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9—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顯示,全區地質災害或隱患點在鎮街分布情況中,大良在榜首,共89處;龍江其次,共27處;容桂、北滘、均安緊隨其后。
針對全區乃至全市出現較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情況,佛山市地質局張宗勝工程師介紹,目前為止,佛山地質局在全市各地布置了90個雨量計,及時把氣象信息傳到地質局,同時結合實地巡查人員報告的情況決定治理措施。
張宗勝介紹,從2009年開始,順德才開始運運用預警制度,而全市共有90個雨量計。“如果某個地質災害雨量計24小時的總降雨量超過90毫升,結合工作人員的現場巡查后,我們將會啟動三級預警機制,通知相關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和附近的居民,及時做好防備。”
另外,全市有7個地質災害存在隱患的監測點,其中順德有2個,在飛鵝墓園東側飛鵝嶺一個,龍江鎮錦屏山一個。
6個億,分期投入治理地質隱患
順德區三防辦表示,目前已經進入汛期,對于已治理好的、治理中的地質災害發生點和隱患點,都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安排專人進行巡查,特別是在雨天、惡劣天氣加密巡查,“不是用電腦控制,而是真正在監測點值班。”
順德區三防辦還介紹,今年計劃開始治理25個地質災害點或隱患點,并爭取在9月底前完成前期的立項、勘察、設計、招投標等工作。
據了解,近幾年全區地質災害未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但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041.02萬元,相關部門預測全區地質災害或隱患點威脅人數為1877人,潛在經濟損失達9115.28萬元。
為了針對區內的地質安全隱患點進行治理,順德區里計劃投入經費約6億2915萬元,其中近期(2009至2011年)投入1億4000萬元,中期(2012至2015年)3億6530萬元,遠期(2016至2020年)1億2385萬元。而近期的1億多防治經費投入現已到位,各災害隱患點防治工程建設也正緊張的進行中。
■相關鏈接
一、市民應對地質災害有訣竅
7月至9月份是順德臺風活躍季節,大雨暴雨發生頻繁,易發生地質災害。順德區內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泥石流等。
“地質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廣大市民應積極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張宗勝希望廣大市民有種警惕感。
市民應盡量避免接近比較陡峭的山坡,特別是豎立了地質災害警示標志的地段。工作、居住在山坡附近的市民應密切留意隱患點的情況和氣象預警信息,遇到有災害前兆的,應立即疏散,暫時避免在工作、居住場所內逗留。
發現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時不要驚慌,請即撤離到距離山體較遠的地段,并馬上報告村(居)委會或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必要時依照收到的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的指示或聽從趕到現場的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的指揮,按照既定路線安全轉移到指定的臨時庇護所。附近企業要高度重視員工生命安全,須轉移的要堅決停產并組織員工轉移,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誤轉移。
二、全區地質災害區域簡介
1、全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5個)
包括大良—容桂—勒流東部滑坡、崩塌高易發區,北滘碧江崩塌高易發區,龍江錦屏山—龍峰山崩塌、泥石流高易發區,龍江大金山—杏壇象山崩塌高易發區,均安中西部崩塌高易發區。總面積205.9km2,占全區總面積的25.55%。
地質災害或隱患類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與不穩定斜坡,地質災害或隱患點共203處,占全區地質災害總數的85.29%,地質災害點密度0.99處/km2。
滑坡、崩塌對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重要工程和交通設施等構成巨大威脅;地面沉降對地表建筑物、交通干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潛在威脅,同時,損壞農田,并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地質災害未導致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約1036.42萬元。
2、全區地質災害中易發區(1個)
陳村—樂從—北滘大部—龍江西部—勒流大部—倫教—杏壇大部—均安大部崩塌、地面沉降中易發區:包括全區大部分地段,面積576.24km2,占全區總面積的71.49%。
主要地質災害或隱患類型有崩塌、不穩定斜坡與地面沉降,地質災害或隱患點總數35處,占全區地質災害總數的14.71%,地質災害點密度0.06處/km2。
崩塌與不穩定斜坡對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重要工程、旅游景區和交通設施等構成較大威脅;地面沉降對地表建筑物、交通干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潛在威脅,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地質災害未導致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約4.6萬元
3、全區地質災害低易發區(1個)
龍江龍山—勒流勒北地面沉降低易發區:面積23.86km2,占全區總面積的2.96%。無地質災害或隱患點和直接經濟損失,可能誘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是區內存在高壓縮性低強度的軟土。
4、全區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分布于大良—容桂、北滘東北部、龍江中部、均安中西部等地,面積191.06km2,占我區總面積的23.70%。
地質災害類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與不穩定斜坡,地質災害或隱患點總數196處,占我區地質災害總數的82.35%。均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區內人口集中且密度大,人類工程活動強烈。
三、全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進度
目前,大良睡牛崗、禽爬崗、金海山語、金桂花園北側擋土墻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己通過竣工驗收。
大良大富山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竣工驗收準備工作。
飛鵝山Ⅲ號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已完成大部分工程量。
龍江環山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已進入施工階段、北滘(都寧崗、大崗頭)、容桂(馬岡鳳崗、金釵崗、馬崗)、均安煙山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招投標及施工前準備工作。
倫教(大洲山崗、雞洲山崗)、勒流(富裕村三臺崗、依綠崗、連杜村南蛇崗前崗)正在進行勘查設計工作。
□萬家長(編輯:林和)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