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鏘
雖年逾古稀,但依然意氣風發精神矍鑠的劉春草先生,幾十年畫壇馳騁,近十來年更踏歌神州,行走于崇山秀水之間。他給我的是一種神采飛揚的魅力。可證:藝術的真誠追求是可以營養身心可以養顏益壽的。
我生也晚,聞劉春草先生名雖早,但能親睹先生風采,聆其教誨,只是緣結于近年,這還多得陳樹人先生孫女的熱誠引薦。我曾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嶺南名宿黎葛民先生門下學畫。黎老曾是陳樹人先生的秘書,對陳先生非常崇敬。因而,我在黎先生硯側亦間接受到了陳樹人先生藝術思想的熏陶。而劉春草先生則是陳樹人先生的嫡傳弟子,是故,我與春草先生在藝術追求上,也便有了許多相通之處,也使得我對春草先生有一見如故之感。
嶺南畫的創始人及其真正追隨者都以“現實關懷”為己任,都以“為人生而藝術”作依歸,所以開了嶺南畫壇的新風。他們總是直面人生,直面世界,以赤子之心關懷自己的民族事業,而淡泊自己的人生。劉春草先生正是抱以這種情懷,繼往開來的嶺南派可敬的前輩尊者。
春草先生的筆下,絲毫沒有舊文人的酸腐和玩世不恭。他執著的是中國繪畫傳統中的“形神兼備”“意在筆先”,他以豪邁雄健的筆墨淋漓盡致在畫面上表現他對大自然、對現實生活的真摯情懷。
藝術創作是一種人格的表露。任何藝術風格、藝術個性的樹立都根自藝術家的人格內涵。陳樹人先生詠瀑詩的名句:“不妨低處是前程”,便足見他淡泊明志的胸襟。老子曰:“水喜萬物而不爭”。春草先生在陳樹人先生的身上,遠不僅獲得技藝上的教益,而更重要的是光大著老師的品格。我想,這就是為什么春草先生去國五十年,依然無改他畫中國畫的初衷,反而將其畫風錘煉得更鮮明更成熟,更富
感染力,并且以此廣泛地影響著許多萍居
海外的中國游子。
近年,春草先生頻頻回國舉辦畫展,使國人能有緣飽覽春草先生這樣一位赤誠于民族藝術的文化使者的風采,并在他朝氣勃勃,生機盎然的畫風中,沐浴冉冉的春陽。作為他的晚輩同道,當然要為他的善舉、義舉、壯舉深情喝彩!更祝愿春草先生春色無邊、春意長在、春心不老!
謹以此文,向劉春草先生致敬!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