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陳琴琴) 正常人也許無法想象,一個簡單的丟“鼓槌”動作,《龍舟夢》中鼓手馮廣杰,順德啟智學校的學生卻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即使手疼也要堅持練下去,直至學會。在順德啟智學校,正在排練《龍舟夢》的孩子,正在按著老師的指令將動作重復一遍又一遍。
昨日(11月22日),記者來到順德啟智學校,準備代表順德參加第五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殘疾人專場——《龍舟夢》的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引下緊張排練。
“現在參加排練的孩子,有六個學生是十月份才開始訓練的。”參與了此次舞蹈排練的老師于晶告訴記者。原來參加此次花會比賽的《龍舟夢》舞蹈成員已經不是參加廣東省比賽的“原班人馬”了。曾參加過省特教學校學生藝術匯演的學生有六個已經順利畢業(yè)并且工作,其中還包括在《龍舟夢》擔任主要角色的兩個學生。
因此,雖然《龍舟夢》曾獲得第六屆廣東省特教學校學生藝術匯演綜合類一等獎的好成績,但是對于老師和演員來講,如何保證在這次比賽中依然有高水平的發(fā)揮,也是非常艱辛的。
據悉,新進的參賽人員中,整個參與《龍舟夢》比賽的學生平均年齡15-16歲,最小才只有10歲。因為年齡偏小,在力量、行為體現上,孩子無法承擔一些動作,因而老師對原有舞蹈動作上進行簡單的修改,盡量讓孩子們能夠展現。
而這些簡單的修改,并不是那么容易。“所有的動作都要經過老師的評估,所以可以說舞蹈不僅僅是編舞者的工作結晶,也是老師智慧與汗水的結晶。”順德啟智學校的教導處副主任趙靜說道。原來,因為孩子們在協(xié)調能力以及表現力方面有些欠缺,有的動作、舞蹈韻味,孩子們無法表現,而老師,與孩子聯(lián)系密切,了解孩子的特性,知道哪些動作孩子們能表現出來,從而對舞蹈動作進行一些修改。
因為新成員的加入,一些舞蹈動作進行了簡單修改,也因為孩子的短期訓練,舞蹈也許沒有省匯演上表現的那么好,“但是我們應該給孩子們一個展現的機會,”趙老師表示,“順德花會首設殘疾人專場,也是為了給殘疾人一個表現的舞臺,我們不能剝奪。”
趙老師還說道,其實參加這次比賽,重要的并不是在舞臺上面,而是在舞臺下面。“對于這一群特殊的孩子來說,參加花會這樣一場高規(guī)格的賽事,是興奮無比的。在比賽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僅收獲了其他代表隊員的長處,還懂得更多的禮儀、處事之道,這樣的經歷于他們而言是寶貴的。而站在舞臺上贏得的那些掌聲將是對他們最大的認同,讓他們更自信,更好地融入社會。
(編輯:君和)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