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 (見習記者陳裕凌) 左手筲箕,右手掃把,陶新友小小的身影,讓人很難一眼察覺到她的存在,只在觀光市場工作半個月的她,還沒有工服,綠色的垃圾大桶成為她最明顯的標志。記者看到她的時候,她正埋頭苦干在各個攤位之間忙碌著。
“來大良六年了,一直做著保潔工作,也有六年沒回家過年了。”來自廣西的她,回憶起這六年,靦腆地笑著說,“掃大馬路、清潔公廁、清潔化糞池都干過。”
可是,任誰也沒想到,面前這個耐苦務實的清潔工曾經當過十年的代課老師。在人來人往的市場里,陶新友似乎不愿意提這段回憶。她的眼睛逐漸變得模糊,繼而轉過臉,說了一句:“命運弄人。”
1993年高中畢業的她,95年開始當老師。直到2005年。進修三年的中師文憑還沒拿到,陶新友就被辭退。“學生太少,沒有文憑的就辭退。”直到2006年,陶新友就跟著老鄉來順德做起保潔工作。“沒辦法,為了生活,只好強迫自己去干。”說到這里,陶新友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表情,但很快又消失了,她說:“自己的選擇,自己來負責,我沒有后悔。”
為什么不繼續讀書把未拿到的文憑拿回來?陶新友表示,自己沒敢想。她說:“做開這一行,就是永遠也做這個,現在的愿望也只是希望兒子能有出息。”說起兒子,陶新友釋然了。
她說,雖然自己每天負責蔬菜市場的保潔工作,但菜價似乎與她無關,日常的生活大多自給自足。“我都自己種的菜,平常下班沒事,就是種菜,省錢。晚上就燒柴煮飯,煮三餐的份量。”
陶新友非常節儉,早餐也十分簡單。把昨晚剩下的飯加點開水,混在一起就成了每天的早餐,“六年來,我到外面買早餐的次數不超過十次。”但陶新友笑。
11點下班,陶新友在記者本子里正規地寫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陶新友”三個字有力、整潔。然后興奮地像小孩一樣,“我下班回去吃飯了。”蹦跳著騎著單車就走了。
(編輯:梁云)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