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對于文秀社區72歲的陳健萍來說,幾乎每逢下雨天就是全家人“防洪”的緊張時刻,然而在剛剛過去不久的4月17日順德狂風暴雨冰雹,飽受了水浸之苦的陳姨家卻安然無恙。原因就是屋前的巷子經過相關管理部門的改造提升后,排水更快,解決這條巷子居民每逢下雨天“水圍城”的困局。日前,陳姨專門寫了一封感謝信到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
5月9日,記者來到大良福慶街2巷陳姨家。陳姨的房子是一幢兩層半的住宅,樓齡已經有20多年。陳姨對記者說,早在1990年,全家人就搬到這里居住,自此,水浸街的“噩夢”就從沒離開過這個家。“自從入住到現在,總共發生過三次雨水浸屋的情況,而平時只要下場大雨,巷子幾乎都發生水浸。”陳姨對家里第一次被水浸的情形還記憶猶新。那次一個午覺醒來,陳姨下樓發現一樓已經成為水塘,鞋子就像船兒一樣在水上游,“當時的情景簡直是把我驚嚇到了,等雨停了后,我足足清理了半天,屋子才恢復原形。”
此后,每次烏云密布時,陳姨一家人就不敢出門,嚴陣以待。后來,巷子浸水的情況多了,陳姨一家人“抗洪”的經驗也豐富了。每次下雨,在巷子還沒水浸的時候,他們就把門關得嚴嚴實實的,并把事先準備好的舊衣服、舊棉胎、舊毛巾被、沙包、木板等,塞到門縫里,以防雨大浸屋。記者發現,陳姨家門口的臺階也特別高。對此,陳姨解釋,“為了‘抗洪’,我們把臺階兩次加高,比原來的地面高出30公分左右。”
去年8月左右,忍受了多年水浸街的陳姨迎來了城管部門對自己所在的小巷子進行改造,“巷子填高了,鋪了水泥,排水的管道也換成直徑更大的。”陳姨說,自從巷子的排水工程開始施工,自己的心情就一天比一天好。“門前的巷子重鋪后,我一直都想寫封感謝信,可是為什么到現在才寫呢?那是因為一直沒有下大雨。”陳姨說,4月17日,大暴雨不期而至,陳姨一家嚴陣以待,本來已經做好了“抗洪”的準備,但不僅沒有水浸屋,連水浸街都沒有發生,“一場這么大的雨過后,巷子里連積水都沒有,困擾我們家20多年的問題終于解決了。”
記者了解到,與陳健萍老人一樣,不少市民都受益于大良街道辦實施的“美化家園”工程。據了解,去年和今年,大良街道辦分別投入1000萬和3000萬實施村居“美化家園”民生工程,用于河涌整治、排水改造等村居項目。目前,政府重點整治中心城區的水浸街現象已經初見成果,整治重點開始向城鄉結合部傾移,工作正一步一步推進中。
□鐘柳梅(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