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海梅) 按照順德區政府與英德市政府去年12月簽訂的《區域合作協議》,經濟合作區將有36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域。近期建設總用地約13.3平方公里(2萬畝),遠期可達20平方公里(3萬畝)。如統籌考慮周邊在建的其他產業區,整個連片區域的規劃控制面積可達48.7平方公里,建設總用地面積遠期可達31.98平方公里。
就是這樣一片難得的土地上,承載著兩地的突破希望,順德和英德在上面的描繪顯得更加謹慎。
根據合作區實施方案,市場運作示范區、產業協作領先區、管理合作創新區,也就是“兩德”合作區的發展定位。合作區發展規劃綱要也對合作區發展方向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打造粵北產業轉移中心園區,產業發展要與順德產業體系形成有機整合和分工,要成為英德產業轉型升級的增長動力源,要以順德產業體系為基礎著眼于整個珠三角、東部沿海地區和國際產業轉移,新城產業發展要以塑造多元化的產業體系為目標。
目前,在35個省級產業轉移園區中,產業層次較高的只有4個,而根據省里關于《關于促進粵北山區跨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清遠要建成大廣州衛星城市、環珠三角高端產業成長新區”的要求,合作區的方向是先進制造型、低碳環保型、生產服務型產業,在做好產業轉移的同時,要力爭產業高端。
合作區承擔的“順德產業體系分工”和“英德產業增長動力”的定位則非常易懂。對于順德而言,合作區不僅是成為其產業發展新的拓展空間,簡單地承擔產能擴充地和低端產業遷移區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彌補順德產業體系的缺環,不僅形成垂直分工,更要有水平分工,真正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而對于英德而言,則是提升產業水平,拉動經濟發展的好契機。
另外,合作區被賦予“努力打造成為我省產業轉移和推進區域經濟創新合作的典范”的期望,因此其招商范圍不僅僅局限于順德產業,而是以此為基礎,將范圍擴張到整個東部沿海,甚至國際產業轉移,爭取外企、央企和大型民企在華南地區的布局。
同時,立足于合作區本身的配套發展需要,合作區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園區經濟”,而是從單純的生產型經濟形態向生產、服務、消費型經濟形態轉型和過渡,定位于多功能的“城市經濟”,避免衰退。
(編輯:平川)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