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
兩德合作區
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是廣東省政府特別批準成立的新型區域合作示范區。2011年12月,合作區舉行了動工儀式,與順德家電、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等順德優勢產業群的商(協)會及中國華電集團、美的集團、格蘭仕集團、萬和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簽訂投資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超過135億元。在不久的將來,合作區必將成為珠三角企業轉型升級的集聚區和投資首選地。
合作區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地處廣東省中部英德市英紅鎮,位于英德市中心城區組團內。英德水路、公路、鐵路齊全,是珠三角連接內地的交通要塞,公路南北主干線通達港澳地區。建設中的廣樂高速公路、規劃建設的昆汕高速公路相交貫穿合作區并設有出入口,南往廣州白云機場約90公里,1小時可達廣州白云機場、花都空港物流園區。鐵路方面,京廣鐵路經過英德市區并設有兩個貨運車站,半小時以內可到達合作區內;武廣高鐵英德西站已經啟用,到廣州南站僅需35分鐘,到深圳僅需要70分鐘。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鄒建華) 2012年8月6日,兩德合作區管委會正式將《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實施的管理權限事項目錄(第一批)》進行公告。目錄(第一批)共45項,其中直接實施的管理權限事項27項,受清遠市委托實施的管理權限事項18項。45項管理權限中,涵蓋了企業從入駐立項、審批、建設、投產運營等各環節業務。此為省批復合作區實施地級市管理權限優勢的重大體現。
對于企業窗口服務,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以下簡稱兩德合作區)堅持“企業從哪個窗口入,就從哪個窗口出”,實施并聯審批制,讓企業省心、省力。
動工約一年來,兩德合作區緊緊圍繞“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礎、五年初建成”的工作目標,積極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正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目前已投入資金約1.7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工作也同樣進展順利。
其中,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分別為規劃、基建配套、土地征收。其中規劃方面,兩德合作區總體規劃已于近期獲清遠市同意,合作區進入全力推進階段;基建配套方面,目前已投入資金超億元,用于土地平整、道路修建、通電、通水、通氣、通信等方面,啟動區內已完成1900畝土方平整,總長度1760米、寬度42米的園區大道市政工程(一期)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啟動區東側(1500畝)市政工程已招標確定施工單位并開展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土地征收方面,目前已征收土地約3000畝,土地指標可滿足企業進駐需求。
兩德合作區招商工作也很順利,順德區政府及清遠市政府又聯合制定了《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投資優惠暫行辦法》,集中體現“政策疊加”效應。很多企業已完成對兩德合作區考察,并制定可行性報告,僅今年上半年,也有超過100家企業到合作區考察,其中容聲電器、梅塞爾等10多家公司在合作區初步提出了用地申請。已落實企業已達6家,正進行廠房設計、完善土地手續、前期建設物料準備等工作。
下半年,更好的效果也慢慢呈現。其中,萬家樂項目一期用地約70畝,投資總額超過1億元;紅島項目用地約74畝,投資總額1.35億元。兩個項目擬于2013年建成投產。華電集團投資6億元、占地約150畝的分布式能源項目已被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目前項目負責人已進駐,正在全力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廣東駿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經濟合作區申請用地約144畝,建設駿瑪牌LED節能燈生產項目,目前該公司已完成項目可行性報告編制工作。
★數說
800億元
解讀:爭取到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達350億元,其中,家用電器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20億元,裝備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00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超過80億元。至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800億元。
300億元
解讀:兩德合作區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合作年限為25年。合作期內,合作區產生的稅收地方留成部分、GDP和工業產值由雙方按50:50的比例分成。“經濟合作區”的開發建設總投資預計超300億元。
100億元
解讀:根據測算,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10年后的GDP將達到200億元,按照五五分成的游戲規則,順德能拿到100億元。
★聲音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授牌、項目動工及簽約是廣東省實施“雙轉移”戰略的又一重大成果。希望順德、清遠兩地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圍繞‘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礎,五年初建成’的目標任務,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特別要大力推進合作區發展理念、開發格局和管理機制創新,同德同心,互利共贏,努力把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打造成廣東省乃至全國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示范區,為促進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作出新貢獻。
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未來將充分發揮順德作為全省綜合改革實驗區的優勢,指導合作區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運用好地級市經濟管理權限,為進駐的企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綜合的扶持政策、最理想的發展平臺,努力將合作區打造成企業家投資創業的沃土、粵北經濟新的增長極、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典范。
清遠市委書記葛長偉:合作區的順利推進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直和中央駐粵單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順德區、清遠(英德)市認識高度一致,步調一致,同心同德,創新推進,得益于廣大企業家的支持。清遠和英德將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提供優質服務,將合作區打造成為清遠實施“橋頭堡”戰略的新平臺,成為市場運作的示范區,產業協作的領先區,管理合作的創新區。
英德市委書記徐建文:經濟合作區是一個區域合作創新模式。各方領導早已達成共識,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去做一個模式,在這個模式中,要去解決區域合作問題,解決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問題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低問題。合作區全面調動了合作各方的動力與積極性。對英德來說,合作園不僅帶來了企業與投資,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改革的理念,先進的管理理念,這非常重要。因為英德相對于珠三角發達地區落后不少,要跟上他們的步伐,就需要首先從理念上跟上。
★啟示
順德地處珠三角腹地,是廣東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較快的地區之一,然而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順德土地資源匱乏、環境承載壓力加大、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日益顯著。順德區經濟促進局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全區300家優質成長型企業中,2011年就有224家需要增資擴能,用地需求總規模達到67167畝。
面對昆山的趕超,受各種發展瓶頸,順德仿佛給人已發展到極限,難發展的感覺,產業轉型升級,重新對區域經濟定位,尋找新出路,成為順德迫在眉睫之事。
相反,離順德1個多小時車程,約110KM的清遠市英德市,卻有著大量土地,但同時苦于沒有資金,沒有企業。而順德擁有優質的政務服務和優勢企業資源,在雙方政府的智慧促成下,兩地終于“自由戀愛”,兩德合作區的建設成了兩地創新合作的結晶,也立刻成為省重點經濟合作區,成為省兩地合作新模式。
資源互補的效果,成為兩地政府尋求發展的新道路,更是摸索了一條順德發展的新模式。
(編輯:吳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