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先行者的30年——追尋中國改革的順德足跡》一書在順德首發,原順德市委書記馮潤勝、原順德政協主席招汝基作為當年順德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參加了首發式。
該書以38萬字口述順德史濃縮激情改革事,“這本書獻給敬愛的鄧小平同志,獻給已故的謝非同志、獻給順德過去30年激情燃燒的日子。”原順德政協主席招汝基言辭中難掩激動。
此書的第一作者招汝基介紹,該書以口述史方式,記錄了順德三十年改革的輝煌過去,分小虎出山、驚動中南海的順德改革、產權改革、人人共享社會保障等六篇,總計38萬字。順德還特意請來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為此書作序,被稱為“吳市場”的吳敬璉的改革思路與順德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改革路徑不謀而合。
見證者說
我曾被稱作順德“戈爾巴喬夫”
已退休的原順德市委書記馮潤勝,從改革開放之初到2001年任順德市委書記、市長,幾乎完整地經歷了順德改革開放的30年歷程。
在首發儀式上,馮潤勝深情地說,順德能有今日輝煌,關鍵是有一幫敢于擔當、不怕丟官、務實做事的好干部。而他自己歷經30年風雨,更一度被稱為順德的“戈爾巴喬夫”。
為推行“革自己的命”大把掉頭發
1992年,順德撤縣建市,并被省委確立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隨后,順德“拆廟搬菩薩”的行政體制改革展開。馮潤勝稱,他一生從政,最難忘的是參與決策并推動了這次順德的綜合配套改革,特別是“革自己命”的行政機構改革。當時順德將56個黨政機構精簡為29個,力圖建立“小政府,大社會”,政府不與民爭利,由原來樣樣都抓的“大老板”變為公共服務型政府,真正成為人民公仆。
馮笑稱,當時在順德搞改革壓力很大,“我本來頭發很多,當時頭發整把、整把地掉,形成‘地方支持中央’的發型。”他說,當年順德是中國大部制行政體制改革最早的嘗試者,順德干部對改革抵觸情緒很大,他也因力推此項改革,在當年的人大代表選舉時,曾因票數剛剛過半而差點落選。
(編輯:許靜)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