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图爱爱爱爱,夜色影音先锋资源网,丁香五月亚洲图区,浪荡艳妇爆乳JUFD汗だく肉感

傳遞溫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頁 > 精品薈萃 > 鎮街策劃 > 均安專題 > 2010順德李小龍文化節 > 均安風韻 > 水鄉粵韻 >
精彩專題,一覽無窮

熱門查看

全省曲藝頂尖賽事均安開鑼




  第二屆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選拔賽將于2007年8月1日和2日在均安舉行。據了解,本屆選拔賽由廣東省文聯、省曲協、區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和均安鎮政府主辦,主會場設在愛得樂員工村。這是當前全省曲藝界兩大頂尖賽事之一,也是“情暖萬家·幸福順德”2007曲藝盛典的重頭戲。對于東道主均安而言,“均安曲藝”品牌將得到一次盡情展示的良機。 

  去年,均安成功舉辦了首屆“明日之星”選拔賽,并被省曲協命名為“廣東省曲藝人才培訓基地”,熱心人士歐陽國兆被聘為省曲協名譽主席,李彩鴻、康嘉欣躋身十大“明日之星”的行列。據均安鎮文化站站長歐陽祖添介紹,作為東道主,均安今年繼續以強勁陣容出征“明日之星”選拔賽,文化站在年初就從沙頭、菱溪、天連幾個曲藝分會中挑選了6名新秀進行特訓,其中4人參加本屆選拔賽,他們平均年齡為14歲,代表著均安少年一代曲藝新秀的最高演唱水平。
 
  均安鎮黨委委員黃海表示:“均安將全力辦好第二屆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選拔賽,著力完善省曲藝人才培訓基地的建設,并努力創造條件籌建均安曲藝基金,夯實曲藝事業的發展后勁。”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均安,順德西部的水鄉小鎮,該鎮8.6萬常住人口中,約六成為曲藝愛好者。每當夜幕低垂,遍布全鎮的16個曲藝分會和數不清的家庭“私伙局”便準時開鑼。1992年,均安為廣東曲藝界贏得了“萬家燈火萬家弦”的美譽。“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曲藝之鄉”、羅家寶青年粵劇團和艷陽天粵劇團兩個專業粵劇團先后落戶均安。均安鎮委、鎮政府把曲藝定位為淵源深遠的特色文化,鎮文化部門十分重視特色文化的傳承工作。從 1998年開始,每年暑假開設曲藝培訓班。均安近年舉辦了青少年曲藝大賽、曲藝新作演唱會、文學曲藝創作大賽等活動,拉近曲藝和年輕一代的距離,實現曲藝作品的推陳出新。 

  “均安曲藝”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政府重視、群眾參與、活動創新,使得“曲藝”這個文化品牌被刷新為最具均安特色的閃亮名片,并且在均安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均安曲藝源遠流長名伶名家人才輩出 

  從事文化工作30多年的均安鎮文化站站長歐陽祖添講述了均安曲藝的歷史淵源。據他介紹,均安曲藝可溯源到清代道光年間民間盛行的八音鑼鼓柜巡游。其時的均安各鄉普遍有在農歷九月舉行鑼鼓柜巡游的習俗,鑼鼓柜上擺設各式樂器,一路巡游一路吹打,每到一鄉夜宿就落腳“開局”,為鄉民表演。“均安自古以來就處于順德的邊角地,三面臨江,與外界接觸比較困難,八音鑼鼓柜巡游是當時最能吸引群眾參與的活動。鑼鼓柜巡游唱的是粵曲,久而久之,各村便組織本村的粵曲愛好者學唱戲,以表演大戲為主。從那時開始,陸續誕生的農民戲班就有十多個,群眾基礎非常深厚。這樣,由鑼鼓柜巡游演變而成的曲藝表演便在均安迅速發展起來。”歐陽祖添說。
 
  到了上世紀50、60年代,均安曲藝譽滿省港,涌現出一大批名伶名家。廣東戲曲界“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有“生紂王”之稱的羅家權,有“打鑼樹”之稱的羅家樹、粵曲四大唱腔之一“蝦腔”的創始人羅家寶等人就是當中的佼佼者,他們也是曲藝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個地方的魅力,在于這個地方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一個地方的魅力,也是緣于那里的文化。歐陽祖添進一步說道:“傳統曲藝作為一種歷史的文化沉積存在至今,對均安人的價值觀念、社會生活方式等,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均安人的文化生活離不開曲藝,曲藝也成為均安一個響亮的文化品牌。“我們現在16個曲藝分會都有一個固定的曲藝活動場所,每晚都有正常的曲藝活動,來到均安都可以看到有曲藝活動開展。” 

傾力打造文化品牌村村都有戲曲分會
 
  在新時期,均安鎮委、鎮政府把曲藝定位為淵源深遠的特色文化,將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范疇。近年來,鎮委、鎮政府又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在致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因勢利導,把開展群眾性曲藝活動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全面繁榮鎮村曲藝事業,營造了“萬家燈火萬家弦”的喜人景象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賦予了曲藝引領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文化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時代使命,有力地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1992年,均安鎮戲劇曲藝協會成立,開啟了曲藝發展組織化的先河。隨后,曲藝分會紛紛建立。截至2005年,16個分會已覆蓋全鎮13個村(居)。其中,倉門、沙頭、太平三個村(居)分別有兩個曲藝分會,此外的家庭“私伙局”不勝枚舉。鎮曲協和曲藝分會共有會員600多人,其中近30人為省曲協會員,10人為中國曲協會員。“所有曲藝分會都是群眾組織的。村居解決了活動場地的問題,沒有活動場地就馬上建立會址,大部分村居每月都撥出定額的資金用作曲藝分會的開支。曲藝分會外出表演也會另外撥款支持。”歐陽祖添說。據了解,鎮、村(居)兩級為鎮曲協和每個曲藝分會配備了條件優越的活動室,在公共場所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廣場和表演舞臺,又給曲協和曲藝分會撥付了運作經費。地處邊遠地區的天連村,村委會和福委會還牽頭成立了“天連曲藝基金”,籌集到40多萬元用于支持分會的長遠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鎮、村(居)兩級每年用于曲藝事業的經費達150萬元。鎮曲協和各曲藝分會紛紛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通過與兄弟鎮(街)以及江門、中山甚至香港、澳門等地的曲藝團體或個人進行相互走訪交流,為均安曲藝的健康發展開辟了取長補短、相益進步的廣闊空間。 

  曲藝在均安社會覆蓋面之廣、與群眾生產生活聯系之緊密,是其他東西不可替代的。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活動,對均安群眾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均安鎮委、鎮政府對曲藝重視有加,每年的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幾大節日都舉辦曲藝雅集、曲藝匯演,“鳧洲杯”曲藝大賽等規模大、檔次高的曲藝活動,致力營造曲藝事業持續興旺的興奮點。值得一提的是,在重陽前后,除了鎮曲協和曲藝分會的公開活動后,省內的粵劇團體紛紛受各村(居)之邀蒞臨演出,為敬老助興,曲藝活動達到了一年當中的高峰期。僅2006年重陽期間,均安鎮舉辦的大型曲藝演出活動就有68場次,受惠群眾達8萬人次。 

  今年,均安曲藝事業步入了一個發展的新佳景。歐陽祖添說:“從今年初到現在,全鎮已舉辦大型戲曲活動近30場次,覆蓋全鎮大部分村(居),受益群眾達3萬多人次。”當中,影響較大的有粵韻送鄉村、“鳧海粵韻頌升平”鎮曲協新春晚會、慈善送戲下鄉、“十個一百”送戲下鄉、南沙南安文化廣場落成粵劇晚會、凌沿文化廣場粵劇晚會等。“另外,均安在打造隊伍方面再下一城,艷陽天粵劇團成為落戶我鎮的第二個專業粵劇團體。在區文廣新局的支持下,鎮宣教文衛辦和文化站還啟動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申報,相關材料已上報國家文化部。”
 

培育新秀后繼有人銳意創新薪火相傳 

  “千頃魚塘千頃蔗,萬家燈火萬家弦。”這是60年代初期郭沫若在順德留下的詩句。2000年春,中國曲藝家協會工作年會在均安召開。當來自全國各地的曲藝家們看到各個村(居)的曲藝社里置辦齊全的樂器,看到那么多熱情高漲的發燒友,尤其是當看到一批10來歲的孩子都能有板有眼地配樂唱曲時,曲藝家們激動了,他們把它稱為“均安現象”,認為這里“點亮了振興曲藝的希望之光”。 

  盡管“均安曲藝”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盛況,但是均安人卻表現得異常清醒:年逾百歲的曲藝如何繼續穩守傳統文化的主陣地?又如何融入現代社會,贏得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喜愛呢?曲藝要提升、要薪火相傳,須有源源不絕的后勁補充,更重要的是“創新”。 

  為培育新型曲藝人才,均安鎮文化站從1998年開始,堅持在每年暑假開設曲藝培訓班,共培訓30歲以下的曲藝新秀600多人次。2005年至今,文化站又將培訓班辦進了三間學校(幼兒園),使曲藝培訓常年化,參加的學生近100人次。這些曲藝新人當中,有3人躋身廣東省曲藝“明日之星”,1人成為“佛山市粵曲十大唱家”,兩人成為“順德區粵曲十大唱家”,1人入讀中國曲藝演藝學院。而今年7月23日開始的第十期暑期曲藝培訓班有80多人參加,年紀最小的只得8歲。 

  為實現曲藝作品的推陳出新,均安鎮從2000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文學曲藝創作大賽,充分調動了曲藝創作人才的積極性,累計涌現出《明珠還我掌》、《鳧洲河畔覓春歸》、《長城抒懷》、《延安頌》、《誠信頌》等50多首既帶傳統韻味又富時代氣息的新作。為拉近曲藝與年輕一代的距離,均安鎮又在活動中銳意尋求突破,近年舉辦了青少年曲藝大賽、青少年曲藝薈萃晚會、曲藝新作演唱會等形式新穎的活動,一舉扭轉了曲藝過往被稱為“伯父戲”“伯母戲”的舊印象,掀起一股曲藝活動創新求變的風潮。 

“均安曲藝”譽滿中華“明日之星”冉冉升起 

  1992年,均安為廣東曲藝界贏得了“萬家燈火萬家弦”的美譽;1996年,均安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文化之鄉”;1999年,中國曲協授予均安“中國曲藝之鄉”稱號;2000年,中國曲協工作現場會在均安召開,這是中國曲協首次在一個鎮級單位召開年會;2006年,廣東省首屆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選拔賽在均安舉辦并永久落戶均安,均安同時被省曲協命名為全省首個“廣東省曲藝人才培訓基地”;同年,全國少兒曲藝大賽廣東賽區選拔賽在均安舉行,羅家寶青年粵劇團落戶均安;今年,艷陽天粵劇團成立,第二屆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又將隆重舉行。 

  多年來,均安鎮曲協先后代表省、市、區參與各項演出活動,把“均安曲藝”的名片廣為播發。1992年,少年樂手歐陽劍入選中國少年藝術團,遠赴土耳其參加國際少年藝術表演;1994年,鎮曲協組成的農民樂隊代表廣東赴京參加中國社會發展成就展演出;1996年,代表順德到浙江省紹興市參加全國十強縣(市)文藝精品展演;1998年,赴南京參加全國戲曲雅集薈萃演出;2001年,進京參加慶祝建黨80周年“金曲豪情”順德曲藝專場演出;2003年,參加了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行的中國曲藝薈萃·曲唱雅集;2006年,均安曲藝新秀在各大賽事中掀起了爭金奪銀的高潮,12個省級以上獎項花落均安,其中,黃錦玲勇奪全國少兒曲藝大賽銅獎,李彩鴻、康嘉欣摘取了廣東省青少年曲藝“明日之星”稱號,歐陽子文、鎮曲協樂隊獲得廣東省“曲協杯”曲藝大賽金獎。

 

通訊員 張煥東(編輯:jovey)

順德城市網首頁
分享到:
數據統計中,請稍等!
< 上一篇:均安曲藝無淡季,萬家燈火萬家弦
下一篇:羅家寶青年粵劇團立足均安開辟發展新天地 >
知識產權聲明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

網絡違法罪 安網 舉報有獎 網絡違法罪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證):粵ICP備13003604號

粵公網安備 440606020000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