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來,容桂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社區文體設施建設,各社區(村)的文體設施基本得到了保障。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容桂不斷將文體活動送到各個社區(村),今年更是多達1000場(次)。
重心下移、服務基層、文化下鄉,讓社區基層群眾都能夠享受到文化事業發展帶來的幸福感。容桂緊緊抓住以文體活動為紐帶,以社區群眾為服務對象,將更多、更好、更受歡迎的文體活動送到容桂各個社區(村),讓社區居民切實體會到經濟與文化的共同發展所帶來的好處。
文體活動進社區群眾大呼過癮
“加油!加油!”社區活動中心一場精彩的拔河比賽熱鬧非凡,300多名群眾拉拉隊吶喊聲響徹整個文體活動中心。今年春節前夕,上佳市社區居委會舉辦了迎新春文體活動,共吸引了2000多居民熱情參與。許多居民甚至打著赤腳就直接上陣了。56歲的陳伯說:“家門口的比賽很有意思,我一定要親自體驗一回”。
2006年12月31日,容桂率先在全區啟動了“2007年‘萬眾同樂,共建和諧’文體活動進社區”活動。容桂街道黨工委書記蘇偉波表示:“今年我們將在社區舉辦文體活動1000場以上,以文體活動為紐帶,以社區群眾為服務對象,將更多、更好、更受歡迎的文體活動送到容桂各個社區(村)。”
1年1000場文體活動意味著平均每天至少有2場活動在容桂上演。如此高密度、全年不間斷的活動,讓市民應接不暇,大呼過癮。自從文體活動進社區啟動以來,僅今年1月份,容桂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動就有133場,比往年都要多,而且90%以上的活動集中在社區(村)。
據了解,去年容桂主辦、協辦各類展覽、演出和比賽就達300場(次),今年在繼續辦好各項重大文體活動,挖掘精英文化的同時,容桂更加注重抓好大眾文化的營造,大力推進文體進社區工作,全力打造“萬眾同樂,共建和諧”社區文化品牌。
今年容桂文體活動進社區工作,與往年的不同不僅在于“更多、更好、更受歡迎”,活動的范圍不但遍及26個社區(村),而且更強調群眾性,采取群眾喜聞樂見、老少咸宜的形式,使文體活動進社區更加具有參與性與互動性,文體活動也從自娛自樂發展到萬眾同樂,廣大群眾成為活動的真正主角。活動中,他們通過“請進來”的方式,將高水平的文體活動送到社區;還要采取“送下去”的途徑,充分發揮容桂17個文化協會、12個體育協會的作用,在社區內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此外,他們還將充分調動各社區(村)的積極性,結合自身實際舉辦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
以文化活動為例,這種“更多,更好,更受歡迎”就體現得尤為明顯。今年的文體活動進社區不僅有晚會演出、展覽、講座等多種方式,而且更講究質量,也更貼近群眾。如攝影展覽的題材不是側重于旅游景點,而是著重反映容桂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各種成果,參觀展覽后不少社區群眾都說:“我為生活在容桂而自豪!”文化活動成了宣傳工作的重要載體。綜藝晚會也不是花大錢請明星,而是讓本地的曲藝和音樂人才大展拳腳,還讓社區群眾上臺大唱卡拉。
加大文體設施建設促全民健身
近年來,容桂文體設施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容桂制定了《扶持居(村)文體設施建設的項目及標準》,從2004年開始,街道每年撥出專項資金100萬元用于扶持社區文體設施建設,在街道辦的鼓勵下,各社區(村)掀起了文體設施建設熱。社區文體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加上原來擁有的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文體設施,為容桂開展文體活動進社區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今年,容桂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中國時尚球類運動的南方訓練基地,國家小球訓練中心將在大崗山建設占地2000多畝的體育公園,文塔公園也已改造成體育公園,投資5500萬元建設文化會議中心……
隨著這些文化體育重點工程的推進,容桂全民健身的熱潮也隨之“紅紅火火”起來。如今,只要一走進容桂,各個社區處處都可以見到運動的身影。
發展文化事業感受高雅藝術
容桂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容桂水鄉風情畫聞名海內外;容桂是“中國曲藝之鄉”,曲藝人才層出不窮,容桂共有17個文化協會、12個體育協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實力為文體活動進社區提供了前提條件。
同時,容桂還引入高級別的展覽、賽事,讓市民能夠“足不出戶”便能感受到高雅藝術的熏陶。10月12日~16日,容桂市民在家門口近距離感受到了一場視覺的“盛宴”,“走進大師———劉海粟先生書畫展”吸引了10萬多觀眾前來觀看,展覽期間,甚至有很多外省觀眾包括港、澳同胞前來一睹大師的真跡。容桂市民更是得地利之先,可以細細品位大師作品的高超之處。
趁著周末的閑暇,胡曉琳一家三口2次走進圖書館欣賞劉海粟大師的書畫。“當女兒知道可以親眼看到劉海粟的書畫時,別提有多開心了。第一天欣賞完之后回到家,就要求我再帶她來看一次,說這次要仔仔細細地看。”胡曉琳的母親告訴記者:“這次在家門口舉辦如此高規格的畫展,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和胡曉琳一家相似,許多容桂市民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多次走進畫展展館。
容桂街道黨工委書記蘇偉波說:“這3年來,容桂各社區(村)的文體設施基本得到了全面的覆蓋,今后的工作重點是大力推進文體進社區工作,利用容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群眾文化氛圍,不斷將文體活動送到各個社區(村),讓社區基層群眾都能夠享受到文化事業發展帶來的幸福感。”
■容桂人眼中的文化之鄉
陳拓升(振華居委會)“容桂的文化氛圍很濃厚,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也難怪容桂有‘文化之鄉’這一美譽。”
“我來容桂前,在另外一個地區生活工作過一段時間,那里的文化活動甚少,組織一項活動非常困難。”陳拓升說。容桂有發展文化事業的經濟基礎,因此,文化事業開展得如火如荼,容桂文聯十幾個協會百花齊放,共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不斷將容桂的文化普及到社區,讓人人有機會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
張春霞(容山居委會)“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太幸運了。”節假日,經常能欣賞到高品位的文藝演出,比如前一段時間在體育中心上演的紀念馬師曾藝術欣賞會,還有文塔公園的慶國慶綜藝晚會,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全家人從頭看到尾,簡直是在享受一場文化大餐。
容桂這個曲藝之鄉,營造出了特有的文化氛圍,兩個女兒在這個文化大環境下,對粵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加入了容桂青年曲藝團。閑暇之時,一家人經常開個“私伙局”,自娛自樂。姐妹倆一個彈洋琴,一個吹笛子,我則和著曲子唱粵劇選段,先生則做忠實粉絲。“容桂街道辦和文聯對文化的重視,讓我們全家受益匪淺。”
(編輯:yukio)
<d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