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陳琴琴 通訊員何健全) “創建法治街道與建立公民教育委員會,一個動手,一個動口,兩個共同結合,促進容桂城市升級。”昨日(2月28日),在容桂法治街道創建暨公民教育委員會大會上,容桂黨工委書記賴雪暉如是說道。
昨日,容桂法治街道創建暨公民教育委員會在容桂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偉倫、容桂黨工委委員朱藝婷、唐天培出席了會議。
背景:現實需要
會議上,賴雪暉強調,創建法治街道和公民教育委員會是實現容桂向城市跨越發展的迫切需要,構建和諧溫馨容桂內在要求,提升容桂形象的現實需要。
據了解,去年街道維穩部門接信訪案件429宗,其中涉及較大型的勞資糾紛有25宗、一環糾紛30宗;勞動部門調節勞動糾紛1169宗,勞動仲裁370宗。
另外,賴雪暉還表示,現在容桂的城市化水平、市民素質、社會管理等方面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同時,一個地方形象的提升,既要靠硬環境,更要靠軟環境,“因此創建法治環境,提升公民文明素質是提升容桂形象的重要手段。”
容桂:全區唯一示范點
據悉,容桂是順德區法治街道創建唯一示范點。順德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向以康表示,除了在容桂建立法治街道區唯一示范點之外,還將在其他鎮街建立單項的示范點,“比如說依法治校、民主法治、法治文化依法治企示范點。”同時他還告訴記者,“依法治區一直是我們開展的工作,只是現在開展法治街道創建工作是建立了一個評價標準體系,由政府實施、政協監督、全民參與的一個體系。”
對于容桂,作為全區法治街道創建的唯一示范點,容桂同時開展法治街道創建和公民教育道德委員會,向以康表示,“兩者結合,非常具有創新,將依法治鎮與以德治鎮結合起來,德法并舉。”
德法并舉,共促容桂升級
公民教育委員會主要從五方面深入開展民主法制教育、民風教育、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增強市民責權意識、法治精神、責任服務意識等。法治街道創建則是以創建法治部門為目的,以構建法治居(村)為抓手,以創建法治企業為平臺等,以法治理,維護社會穩定。
賴雪暉表示,“法治街道創建和公民教育委員會,一個是動手,一個是動口。創建法治街道,落實依法執政,用法律解決問題,公民教育委員會,動口,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質,自覺遵守道德規范、法律規范。二者結合,促進容桂經濟發展,以及城市升級。
他還表示要把創建法治街道和公民教育與解決當前的熱點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包括農村歷史問題、征地拆遷、股份社換屆、拆除違章建筑、勞資糾紛、醫患糾紛等,確保問題的處理能依法依規,公平公正。
2月22日,容桂還在官方微博以及政務網上公開招聘容桂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請有意愿參加公民教育的公民加入公民教育委員會。據悉為了全面有序開展公民教育,容桂還委托了華南師范大學擬定《容桂街道公民教育規劃》。
另外記者了解到,今年內區將在十個鎮街內開展法治街道創建工作。據悉,目前,大良、勒流、倫教都已經有了法治街道創建工作部署。
(編輯: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