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佳市社區的書香文化、海尾社區的仁愛文化、振華社區的文明之美……在容桂,26個社區(村)均有著獨特的社區(村)文化,有著特色的人和事。隨著順德農商銀行·2018容桂社區文化節的啟動,近60場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輪番上演,順德城市網借此機會聯合容桂街道宣傳文體辦公室深入挖掘社區的人與事,弘揚“和諧、愛國、孝德”精神,彰顯容桂社區文明和諧之美,進一步宣揚容桂社區文化,擦亮容桂“文化之鄉”的品牌。
快八十歲的亮叔志在保育古建筑文化。他的書房里都是他研究材料
“教子朝天圖中,一條老龍正在教育一條小龍,傳揚守禮法、講忠孝傳統美德。”站在容桂青龍社坊內,近80歲高齡的林亮一一向城網君介紹社坊內的壁畫。這些壁畫是林亮多年研究的成果。他希望通過恢復古建壁畫,向青年一代宣傳古代傳統文化良俗。
八十老翁不忘社區建設,助力古建修復
近80歲的林亮曾是一名建筑師,退休后決定投入了古建保育工作中。上佳市社區青龍坊的壁畫就是由他修復的,“在看到順德乃至珠三角古建保育工作,我就覺得古建的修復非常迫切,當時有一種很強烈的責任感”。
在林亮看來,不少地方的古建保育并沒有尊重古代文化元素,缺少了古代文化體驗,因此在壁畫恢復過程中總是存在一些不合邏輯的地方?!爸挥袑⒐糯诋嬑幕芯客?,融會貫通古代民俗文化,才能夠將畫作做好”。
現如今,經過林亮修復的青龍坊重新煥發神采。不僅如此,他還將青龍坊主持之位傳給兒子,傳揚龍舟文化。
幾年前,林亮還計劃著將自己的研究經驗集結成冊,希望能夠將自己的研究分享給市民。
“不少市民對于壁畫的鑒賞水平不高,不明白壁畫故事的來龍去脈,因此我希望能夠分享我的研究,對公眾鑒賞壁畫有所幫助?!绷潦逭f道。由于亮叔不會用電腦,他只能通過手寫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再分享給上佳市居委會工作人員。
居委會工作人員童一鳴介紹,“每隔一段時間,亮叔就會投來他的作品。我們也都會通過微信以及簡報的形式刊登?!奔词箤τ诹至羴碚f,手寫這些研究成果花費不少時間,但是林亮并沒有放棄?!半m然以這樣的速度集結成冊比較難,但可以先跟社區居民分享自己的理念,分享古建保育基礎知識,提升壁畫鑒賞水平?!?br />
社區重視,讓社區各界人士參與建設
對于社區的支持,林亮非常感謝,也很樂于去參與分享文章到社區刊物,并參與到社區事務中來。其實像林亮一樣參與到上佳市社區事務的老人還有很多。這與上佳市重視居民意見不無關系。
建村于南宋時期的上佳市社區,有著厚實的歷史積淀,一條不到1公里的云里大街就曾走出過5位大學校長。2018年容桂重點推進以上佳市、南區片區為主線的特色文化街項目,通過對社區街巷的有機改造,活化本土人文風貌,使本地居民、游客更多地了解順德、了解容桂,更好地體驗容桂的歷史文化、街巷生活。
在推進的過程中,容桂街道以及上佳市社區都非常重視居民意見,多次組織建筑、設計等各界知名專家領導來到華容路、云里大街進行實地調研,聽取不同角度意見,不斷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設計。
不僅如此,上佳市居委會也樂于搭建平臺,為上佳市文學藝術愛好者提供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平臺。就以林亮所在的尚佳文藝社為例,成立十多年,努力為社員提供創作、展覽、參觀學習等條件,應用各種方式,鼓勵大家創作,提倡出文藝精品。
目前,上佳市社區還正在組織如上佳市老街坊陳秉鈞先生等一批順德本土美術家進行創作,舉辦以展示文化街舊建筑為專題的美術作品展?!盃幦〗衲昴甑啄軌蛘钩觥!鄙霞咽泄ぷ魅藛T介紹到,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傳揚上佳市文化,讓公眾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
在上佳市人看來,所謂社區,應該是守望相助、和諧文明、安居樂業、其樂融融,而上佳市社區也致力打造家人們守望相處,相親相愛,使和諧、文明、美麗之花在社區遍地開放的上佳家園。(陳琴琴)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