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員阿欣(化名),被佛山市順德區容桂派出所聘請為“禁毒志愿者”
今年42歲的戒毒人員阿欣(化名),被佛山市順德區容桂派出所聘請為“禁毒志愿者”。她收到聘書后,馬上開始了“禁毒志愿者”的工作,在容桂一處公共場合,與其他志愿者一起,掛起了禁毒宣傳的紅色橫幅。
看著橫幅上“遠離毒品”的字眼,阿欣思緒翻滾。1992年第一次吸毒,她就跌入了深淵。沒有身份證、戶口的她,加上毒品侵蝕,覺得自己每天都如行尸走肉。2016年,阿欣得到容桂派出所戒毒民警的幫扶,加上容桂戒毒康復工作志愿者的幫助,走上真正“戒毒之路”,還向容桂派出所申請戶口,1976年出生的的阿欣,42年后的2018年終于拿到了身份證,還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以前是一個鬼,現在是一個人。”阿欣說道。
阿欣的故事,也是容桂乃至順德禁毒工作的一個典型。順德區在2018年“百日強基”涉毒專項成績、“颶風2018”粵劍掃毒專項行動成績、“掃毒1號”集群戰役成績均排名佛山市前列;目前順德區吸毒人員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率達到100%。
母親不辭而別 墜入毒品深淵
1976年出生的阿欣,6歲隨著母親來到順德容桂。“我出生時母親就幫我沒有辦理任何證件,一開始我就沒有身份。”阿欣說道,來到順德,母親找到伴侶,阿欣也有了養父,在養父的幫助下,她在容桂順利上了小學。小學時期,阿欣非常調皮,經常逃課,“母親不管我,養父也管不了我。”阿欣14歲時生活發生巨變,母親突然不辭而別,養父告訴她母親去了加拿大,“到今天我還恨她,生了我,不給我辦證,不管我,最后還丟下我去了國外。”阿欣說道。
事情也由此變得越來越糟糕,養父雖然對阿欣不錯,但也無法約束她,阿欣輟學了,還和社會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少年混在一起。“我還被他們慫恿,去養父家偷錢,偷錢后,我就知道,完了,我這個人完了。”阿欣說道。但這還不是墜落的最深處,16歲她被朋友拉去番禺某度假村,那次她被慫恿吸食毒品。“我什么都不知道,連什么是毒品都不知道。”阿欣說道,這一吸就是連續一個月,每天都在度假村吸毒,阿欣才16歲,已是吸毒重度患者。
一個月后,“免費毒品”不存在了,阿欣開始為毒品不擇手段,最終騙到疼愛自己的養父身上,“我騙他說我賭錢了,欠人錢,需要1萬元還債。“阿欣記得說這句話是2000年,在容桂一個市場,養父從家中趕來,給了她一萬元現金,之后義正言辭的告訴她:“我和你斷絕所有關系,你以后別來找我了!”阿欣知道,自己在世上僅余下的最后親人,也自此離開了自己。
強制戒毒 生命勉強延續
2000年前后,阿欣已被毒品折磨到奄奄一息,一次在街上,她那典型的“吸毒臉色”被容桂巡防隊員發現,被拉去強制驗尿。被確認是吸毒人員后,阿欣開始了強制戒毒的人生:2000年強制戒毒半年,出來復吸;2002年送到三水強制戒毒2年,2004年回到社會,不久又復吸;2006年又被送去三水強制戒毒,2008年回歸社會;2014年還是被送去強制戒毒,2016年回到容桂。
回想這段經歷,阿欣認為不斷“戒毒——復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沒有身份證”。“我什么都沒有,找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只能重新吸毒。”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強制戒毒也讓阿欣的生命勉強延續,阿欣身邊很多“毒友”,都在不斷吸食毒品的過程中丟掉了性命,阿欣長期在三水戒毒,連續多年接觸不到毒品,幸運逃過一劫。
阿欣回憶這段日子,就說自己“是個鬼不是人,想死死不了,活著很難受。”但她又說道:“在戒毒所接觸不到毒品,身體總算是好了些。”
戒毒民警給了全新希望
2016年,強制戒毒后的阿欣回到容桂,心里對未來還是一片茫然,但她已下了決心要徹底戒毒。“我自己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我有一個戒了毒的男朋友,順德本地人,坐骨神經有問題,不能工作,需要我照顧。”阿欣第一次找到了“責任感”,如果自己戒毒成功,等于“一次救2個人”。于是她找到容桂司法所尋求幫助,司法所將她推薦給容桂派出所的專門從事戒毒工作的禁毒民警。
禁毒民警的出現,讓阿欣感到多年未見到的陽光。“我說沒有工作,禁毒民警說一定會幫我找;我說我沒有身份證,禁毒民警說幫我想辦法。”阿欣回憶起這一幕,還是心覺溫暖,臨走時禁毒民警給了阿欣200元,讓她先安頓好,阿欣心里感激,又小心翼翼說自己沒有交通工具,如果工作上班就不方便,“結果禁毒民警就給了一輛單車我,我當時真的感動,好感動!”
更大喜訊在后面,禁毒民警說幫阿欣找到身份,并不是說說而已,在容桂派出所戶籍民警的幫助下,依照國家相關文件,阿欣在2018年初拿到了自己人生第一張身份證,“這是一個‘人’的證明!”阿欣說道:“我可以重新做人!”阿欣告訴記者,20多年的吸毒經歷,讓她看到很多吸毒者,根本不關心“身份”,有的人丟掉身份證不去辦理,有的根本就沒有身份證,有的甚至賣掉自己身份證,“吸毒已讓自己變成鬼,身份證有什么用?”阿欣說道。
2017年剛開始工作時,沒有身份證讓阿欣經歷很多麻煩,雖然有禁毒民警的協助,但她依然感到“生活艱難”;2018年得到身份證后,阿欣真正感覺戒毒“肯定成功”,她現在面對社工面對民警的口頭禪就是,“我肯定行!不相信我?我可以隨時去驗尿!”
國務院新政給了阿欣“最大保證”
讓阿欣不知道的是,容桂民警確實給了她很大幫助,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2015年12月31日為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下發并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容桂派出所的民警史翠流告訴記者,接到阿欣的情況后,結合國務院和公安部的文件精神,“按照法律規定,我們對阿欣的情況先進行調查核實。”
根據相關文件精神,首先要證明阿欣“無戶口”的情況,容桂民警進行大量調查核實,得到阿欣是四川人,但由于母親長期失去聯系,無法知道阿欣是具體在那個地方出生,屬于真正的“無戶口”;第二步阿欣必須要有長期居住在容桂的證明,史翠流與同事從居委會、鄰居和學校方面,都找到了阿欣的證明材料,另外阿欣的養父也給予了證明;還有第三步,要求阿欣必須在容桂有固定住所,“她的男朋友是容桂人,她住在容桂家中,這個我們也進行了調查核實。”史翠流說道。
種種嚴謹的程序辦下后,阿欣才在2018年初,拿到人生第一張身份證。
做志愿者讓青少年遠離毒品
民警與社工的幫助,讓阿欣“由鬼變成人”,昨日阿欣還接到容桂派出所的聘書,成為“禁毒志愿者”,阿欣決定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青少年上課,讓他們遠離毒品。阿欣告訴記者,自己的“講課提綱”都準備好了,第一是一定要認識毒品,當初自己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才第一次毫不猶豫吸食毒品;第二告訴女孩子,吸毒不僅會死人,還會傷害皮膚,傷害牙齒,會讓你變得“又丑又老”;第三是告訴孩子們,家庭很重要,任何時候都要在家人身邊,不要逃課,不要離家出走。
“你還有愿望嗎,近期想實現的?”記者最后問道,阿欣想了很久,最后小聲說,“史警官有我養父電話,但他現在還是不想見我,不想認我。”她停頓,繼而堅定地說,“我會努力,戒毒一年、兩年、三年……我想以后會有一天見到他,可以當面和他說一句‘對不起’!”(黃婷 通訊員順公宣)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