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組織開展“全國城鄉社區治理專項表彰”活動,其中順德區容桂街道振華社區居民委員會獲評“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稱號,成為佛山唯一“上榜”的村(社區)。
獲此殊榮,振華社區做對了什么?
振華社區位于容桂街道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約5.5萬人,商業繁華,教育資源豐富,居民素質普遍較高,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意識較強,對社區治理與服務的期待和要求較高。
近年來,振華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創新治理模式,豐富自治實踐,聚力構建新時代群眾性自治“共同體”,為黨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提供了“順德示范”。振華社區先后獲得“全國科普示范社區”、“廣東省巾幗文明崗”“廣東省健康促進示范村(社區)”、“佛山市四星級健康村(居)”、“廣東省家庭文明建設示范點”等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多元共治,老舊小區“煥新顏”
初建于1993年的振華社區康富花園,經歷了30多年的風雨后,消防設施陳舊、外墻破損、交通擁堵、綠化景觀缺失、供排水、燃氣管道及公共活動配套設施不全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較為突出。
2021年,振華社區在區、街道兩級的支持下爭取到中央財政資金2176萬元,積極推進康富花園老舊小區改造,堅持黨建引領,協調整合各方力量,做好社區規劃,共同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振華社區舉行老舊小區改造群眾議事會及公眾咨詢活動
在制定康富花園老舊小區改造方案前,振華社區黨委積極探索“多元共治”新模式,開展問卷調查、舉辦多場“大榕樹下對話民生暨‘三師’(規劃師、建筑師、設計師)進社區”群眾議事會及公眾咨詢活動,舉辦黨群議事會超20場,參與人數達3000人次,在收集住戶意見過程中,激發居民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增強“主人翁”意識。
目前,康富花園24棟舊樓外墻翻新、1784戶燃氣管道加裝、6500米排水管網、77棟管線改造,舊樓加裝電梯等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老舊小區實現“舊貌換新顏”。
開展“街坊計仔多”議事會
以停車位規劃管理為切入點,振華社區“兩委”通過入戶走訪調研、議事協商、參與式設計規劃等方式,廣征民意、廣納民智、廣聚民力,順利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其中停車收費管理系統啟用運營、347個停車位升級以及8722平方米路面瀝青鋪設,解決了康富花園車輛亂停亂放的老大難問題,激發了居民“自己家園自己建”的積極性。
建設社區議事陣地,提升社區自治力
值得一提的是,振華社區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建立了社區互助促進會,以此為平臺吸納業主與社區共管共治。同時,結合社區治理網格化開展議事、治理等工作,例如持續維護老舊小區改造成果,探索居民黨支部、網格員、小區業委會、物業機構等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體系。振華社區還建設了“社區客廳”,打造成為居民的會議廳、會客廳,并培育組織社群持續開展服務,滿足社區自我服務的需求;籌劃成立社區基金,促進可持續發展。
改造后煥然一新的康富花園
近年來,振華社區先后培育了人居環境義務監督隊、后浪青年服務隊、凝心聚力義工隊、防疫先鋒隊、金花志愿服務隊、愛我家園志愿服務隊、多支文體隊伍等社區社會組織,至今已發展700多名隊員,以解決居民群眾關注的重點、熱點問題為使命,研究和探討黨群共建社區治理新思路,引領居民發揮奉獻精神及提升主人翁意識,更好服務居民群眾。
改造后停車秩序井然的康富花園
運用村規民約,“畫”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圓
振華社區黨委充分發揮自治章程、居民公約的作用,通過黨員干部帶頭踐行承諾,引導居民用公序良俗的理念規范社會行為。制定的居民公約包括人居環境、城市管理、出租屋管理、房屋改造、生育保健、醫療養老、安全生產等方面。
振華社區依托“社區議事廳”,吸納業主與社區共管共治
據了解,在實施過程中,逐步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進一步推進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大同心圓”,畫出美麗文明和諧新振華。
編輯:文寧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